-
写作方法指导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写作方法指导
心理描写
(一)直接刻画、交待人物心理
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他感到……”、“他觉得……”、“他认为……”、“他想到……”“他想……”、“他回忆……”、“他思索着……”、“他想起……”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来表达。当然,也可以不用这些词语,直接通过文章中人物的内心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如:“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么样了。”皇帝想。
(二)通过动作,表情反映人物心理
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刻画得好,往往能从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对人物表情进行形象的描写,对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起这很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就是心理活动,可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反映出来。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东西,……一边从眼镜里仔细的看……老大臣仔细的听着。
(三)通过想象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种心理描写方法,常常借助梦境幻觉,以想象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所以,运用想象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让读者深刻准确地把握人物当时当地的内心活动,这对理解文章的中心有一定的作用。常见的标志性词语是“觉得”、“仿佛”。
(四)通过对话、内心独白刻划人物心理。语言实际是在写人物的心理——折射出一种极不寻常的心理。
例如:“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五)通过环境烘托人物的心理
注意事项: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复杂地,另外,为了揭示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心里描写还应当与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经历相吻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1)心理活动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在同一问题上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往往是不同的。即使年龄相仿,身份一样,由于各人的兴趣爱好,性格上的差别,遇到同一件事,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
(2)写心理活动要注意人物所处的环境。人物所处的环境不同,其心理活动也有所不同。因此,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一定要注意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只有这样,写出的心理活动才能真挚感人。
-
-
- 标签:
- 写作方法
- 身份
- 人物
- 描写
- 写作方法指导
- 心理活动
- 表现
- 环境
- 内心世界
- 年龄
- 心理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