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第一、二课时 福泉市一小 陈明娜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市一小 陈明娜

    一、概述:

    本课是一首古代童谣,向我们呈现出了一副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山里几座亭台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在其中。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描绘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现了童谣的意境。图二用十个球帮助学生识记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在本次课上坚持“211”模式,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学习中达到跨越式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可以分成三维目标来写,会更清晰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三、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和写3个生字。

    教学难点:分辨“八”和“入”。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一课是在学习完汉语拼音后的第一个识字课,对于他们来说在识字和写字上面还很陌生,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不会的知识有些可能会想要把他弄懂,有些可能不愿意接受很多新的知识,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好动,爱讲话,如果没有足够吸引他们的东西他们是不会太关注课堂内容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上要多下功夫,要能够时刻抓住学生的眼球。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音乐素材、课外阅读材料

    六、教学策略

    首先创设情境,步人诗境。低年级古诗诵读的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做到人情人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人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突破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节的难题。其次是自读自悟,了解诗意。让学生不断地在自主朗读、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加深对古诗的了解,享受审美的乐趣。

    第一课时

    // 建议在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前,将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书写和区分。这样教学过程的设计也更加有针对性,目标性更强。

    七、教学过程   //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个环节预设的实施时间也呈现出来。

      (一)激趣导入

       1.放《数字歌》导入新课,让学生听里面出现了哪些数字。

       2.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3(出示课题)谁会读课题?(指名读,齐读。相机纠正“二”“三”的发音)

      (二)借助拼音,初读古诗

       1.请大家打开书,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这首小诗,要读准字音哟。(学生自由试读)

       2(出示课后双横线中的字)这些字中有你认识的吗?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3.调皮的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都躲到古诗里去了。你能在诗中找到它们吗?快拿出铅笔,用横线把这几个字标出来,再借助拼音大声读3遍。(学生圈划生字,认读生字)

       4.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读读这5个宇。读准了,一起夸夸他;没读准,一起帮帮他,好吗?(学生分组练读生字,互相纠正字音。

       教师巡视指导。

       5.过渡:这些字你们都会读了吗?现在,老师可要检查了。

      (1)(出示“三”、“十”) 谁会读这两个字?(指名读)大家都来读一读,你发现它们在读音上有什么不同吗? (提醒学生读准平、翘舌音)我们再来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诗中还有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呢?(学生说,教师一一出示“村”、“四”、“座”、“二”、“枝”)看看谁的小舌头最灵活,能把这几个字都读准。(指名读,教师伺机正音)

      (2)(出示“台”、“六”、“花”)3个字谁会读?(指名读,齐读)

      (3)“小小火车开起来,快快开到——”(随机抽字卡,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出示“烟村”、“亭台”)谁能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这两个词?(指名带读,提醒学生读准后鼻音)

      (5)(把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写在花朵形的卡片上,贴在黑板上)在花儿的反面,藏着一个字词宝宝,如果你能正确、大声地读出它的名字,这朵花就属于你了。

     ①(请学生上台随意翻卡片认读)读对了,大家鼓鼓掌;没读准,大家摆摆手。

      ②请读对了的同学带着大家读一读。

      6.字音都读准了,谁能把古诗连起来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评委,看他读得准不准,通不通。(师生评议,在评价中渗透朗读方法)

       7.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古诗。(齐读)

    //辨形正音之后,应该重点指导生字的书写,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三)借助画面,诵读古诗

        1.师:过渡:想去郊游吗?今天我们就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去游玩吧。

      师:瞧,在这座小山村里,稀稀落落地坐落着几户人家,烟囱里偶尔飘出缕缕青烟。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在葱绿的树木间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村子周围,到处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在这样一个小山村里游玩,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体会。)

       2.山村风光的确很美,诗人也用一首诗来赞美它。(教师配乐范读古诗)(出示第一、二句)(出示画面)一眼望去,二三里路远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小山村的烟囱里有时会飘出袅袅炊烟,这就是“烟村”。学习一、二句。

       3(出示第三、四句)

        (1)(出示画面)快看,远处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台”。近处,有什么?(开得正艳的花朵)

        (2)请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介绍给大家。(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3)村子四周的景色这么美,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吧。(齐读)

       4.同桌的两个同学合作,一个读第一、二句,一个读第三、四句,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5.谁能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大家闭上眼睛认真听,看他能把你带到那美丽的地方吗?(指名读全诗,在评议中进一步感悟山村的秀美,激发学生的情感。)

       6.齐读

      (四)课外阅读

       课件出示儿歌: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鱼,四只鸭,a

    五本书,六枝花,

    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

    用错量词出笑话。

    《咏雪诗》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总不见。

    师范读儿歌,然后领读儿歌。

    学生自己练习读儿歌。

    学生齐读儿歌。

    分小组读儿歌。 // 在拓展阅读环节也将处理方式展示出来,特别好!

    (五)看图说话

    出示带有数字的图,让学生自由说话。

    //注意自由说话的形式,需不需要提供相应的支架或者提供引导。

     

    //说明:第一节课课时的重点一般为生字词的教学,包括“音、形、义”,注重形和书写,并适当渗透识字方法。对课文的要求是读顺读通课文,为第二课时做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摘苹果游戏)

       1.我会认。

         用摘苹果游戏让学生识记上次课内容,看谁摘的苹果最多。

       2.我会记。

         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3.我会用。

         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选生字卡填空。

         交流: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一课的生字?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2.限时背诵课文:给5分钟时间,学生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

       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能背诵的看大屏幕上的课文插图一,还不能背的可以看课文,全班把课文齐背()两遍。

       4.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

      (三)指导书写“二”“三”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3.教师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拓展阅读

         绕口令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

         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

         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

         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五)试编儿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诗里一共有十个数字。你能用数字编一首儿歌吗?

      2、小组合作编儿歌。

      3、小组汇报。

     

    //第二课时主要是在深层次完成认知目标的基础上,达成情感目标。建议提供一些图文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所描绘的场景。

    //建议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将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标注出来,便于把握课堂实施和课后反思。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儿歌
    • 课时
    • 教学设计
    • 出示
    • 指名
    • 数字
    • 学生
    • 生字
    • 古诗
    • 第一
    • 3.
    • 2.
    • 一去二三里
    • 福泉市
    • 1.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