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教育资源建设技术标准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一、教育资源建设技术标准概述
网络教育,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具有地域广泛性、技术复杂性、文化多样性等特点使得大量的网上学习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不同的教育系统也难以互相沟通,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制订允许教学资源在课程知识和教学管理水平进行交换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
1.制定标准的意义
(1)学习资源的技术标准,往往具备一定的前瞻性,能够引领实践活动的发展方向,提高资源的整体质量和应用效果。
(2)解决教育资源的混乱无序,独占隔离、简单重复,缺乏共享,低效检索等问题
(3)资源的标准化是大范围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有了相关的标准,由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组织和个人制作出的资源才能更好的共享和聚合。
(4)标准制定的目的也是数字化学习标准的意义所在
①可访问性(Accessibility)
可访问性是指从一个远程位置定位和访问教学组件并传递到其他地方的能力。它涉及的因素较多,最常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指学习内容的永久定位,即学习内容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无法访问。二是指学习者能通过不同的设备或者技术方式访问学习内容。当然,能访问也就意味着首先能把学习内容传递给学习者。
②可适应性(Adaptability)
可适应性是指能够容易地调整学习内容以满足个人和组织需求的能力,另外有时也使用Scalability一词,指教学平台或者其他学习工具能够通过配置来扩展功能,从而满足不同的人群和组织的需要.总体来说,可适应性是指学习内容和学习工具或者软件两个方面都能容易地进行调整或者扩展,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③可承受性(Affordability)
可承受性是指在传递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减少时间和花费以提高效率的能力, 也就是降低学习内容和学习工具开发的费用
④持久性(Durability)
持久性是指!在技术革新和改变中无需付出代价重新设计)配置和编码的能力, 也就是当软件系统改变或者升级时学习内容无需修改仍然可以运行和使用。
⑤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
互操作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学习内容与运行它的软件和平台之间的互操作,例如记录学习内容的学习进度,二是指多个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即多个系统之间能够透明地进行通信)数据交换和交互。
⑥重用性(Reusability)
可重用性是指在多个应用程序和情境中集成教学组件的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学习内容能被拆分成基本单元,并能重新组合成新的学习内容。二是指学习内容可以在其原始开发环境以外的环境中进行跨平台地组合和使用。
2.标准制定的过程
(1) 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确定数字化学习领域的问题,然后提出解决方案,任何政府组织、研究机构或者有需求的用户都可以参与这一过程,提供解决目前数字化学习领域某个问题的方案。
(2)开发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优选研究阶段产生的解决方案并起草技术规范文档, 参与这一阶段的通常是各个规范起草组织,比如AICC和IMS、ARIADNE。
(3)测试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测试规范的可行性,并产生原型或者实施参考模型, 参与这一阶段的是规范测试和集成机构。目前主要是 ADL。它提出的实施参考模型称为SCORM。
(4)认定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测试后的规范提交给标准组织,并在相关领域广泛试用,然后进行投票。通过以后就被确定为法定标准,还没有通过认定的标准如果被广泛应用,就会称为事实上的标准。 参与这一阶段的是标准组织,例如 IEEE和 ISO。
这四个阶段不是线性, 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规范测试阶段发现了问题就需要修改规范草案然后重新提交,标准组织在广泛试用时也会发现问题,反馈给测试阶段进行进一步的测试。
(5)本地化阶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采用标准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文化、地域和技术方面的特点作适当修改。
3.国际上的数字化学习标准组织
(1)规范起草组织
其中AICC,IMS和IEEE LTSC的影响比较大,它们制定的规范也被广泛应用。
AICC——航空工业计算机辅助训练委员会,Aircraft Industries CBT Committee
IMS——Instruction Managed System,由教学管理系统项目发展成为IMS全球学习联盟
IEEE——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成立了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IEEE-LTCS
(2)标准测试和集成组织
ADL——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
(3)标准认定组织
JTC1——由ISO和IEC共同组织的联合技术委员会
(4)标准本地化组织(我国)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
4.技术标准发展路径
(1)“积件”(黎加厚,1997)提出小课件、小素材组合重用的理念,开创了教学资源共享问题研究的先河。
积件(Integrable Ware)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的教学信息和教学处理策略库与工作平台。
不足之处:不能通用,没有标准元数据的定义以及包装格式的定义,封闭性,没有提出可操作的,供生产化的实施措施。
(2)学习对象(ADL,2000)为学习资源与学习支持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学习支持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
学习对象是任何具有重用特性并能用来支持学习的数字化资源。
不足之处:不能承载任何的教学活动信息,仅支持P2C的学习,主要侧重于对内容对象的创建、管理和重用。
(3)“学习活动”(Sandy Britain, 2003)
通过支持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活动的重用,在教学层面上实现了教育过程与活动的高水平共享。
学习活动即“为学习而进行设计”,是一种以活动为中介的课程、学习规划。
-
二、几种国外教育资源技术标准介绍
1.Dublin Core简介
http://dublincore.org/documents/dces/
DC元数据是一套简洁而富有弹性的信息资源描述元数据,是当前数字化资源领域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标准化元数据。
为了描述网络资源(数字化资源)以便有效发现和定位数字化资源,并为网络检索提供服务,1995年3月,OCLC (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和NSCA (美国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在美国俄亥俄州的Dublin举办联合研讨会,由来自图书情报、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等相关领域的52位学者和专家共同讨论创建了包含13个基本元素的Dublin Core集标志着DC元数据正式诞生。在随后的1996年9月的第三次研讨会上,又对DC新增两项元数据,即description和rights management,逐步形成了沿用至今、影响广泛的包括15项元数据的DC元数据集。
版本变迁
第一版(1995年3月)、第二版(1996年9月)、第三版(1999年7月)、第四版(2000年7月)、第五版(2001年5月)、第六版(2002年7月)、第七版(2003年2月)、第八版(2003年11月)、第九版(2004年6月)、第十版(2004年9月)、第十一版(2005年6月)
基本内容
它的产生,是由于制订者从传统的图书馆读者通过卡片目录查询、借到所需图书的办法得到启示:在网络上检索电子资源,也可以借助于反映这些电子资源的目录信息。于是Dublin Core 的拟定者们参照图书馆卡片目录的模式,制定了包括,名称(Title)、创作者(Creator)、主题及关键词(Subject and Keywords)、说明(Description)、出版者(Publisher)、发行者(Contributor)、时间(Date)、类型 (Type)、格式(Format)、标识(Identifier)、来源(Source)、语言(Language)、相关资源(Relation)、 范围(Coverage)、版权(Rights)等十五项广义的元数据(Metadata)。
目前,DC元数据的影响已经逐步扩大成为一种数字化资源阅读与出版的成熟领域本体,其本质是一个精简的在网络环境下描述文件类对象的最小数据元素集,所以其具有简易性、通用性、兼容性、灵活可扩展性等特性优势。
2.SCORM 简介
SCORM是关于在线学习的标准,涉及学习平台(LMS)和内容(Courseware)两个方面。通过标准的制定,学习平台和内容制作得以独立发展。
由于数字学习环境存在兼容性不足、扩充性不佳和重复使用性不佳等问题,1997 年开始美国国防部所主导的“高级分布式学习” 组织 (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简称ADL)开始着手制定相关标准。经过三年研究,在2000年以“教材再用与共享”为核心思想为教学内容教材的制作、内容开发提供一套通用的规范——SCORM 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
SCORM想要强调的精神是教材可以透过统一的格式跨平台、可以真正的达到可重复使用、追踪学习记录也可以有统一的标准,更能符合学习者的需要。
版本变迁
SCORM标准从提出现在已有多个版本,分别是SCORM 1.0(2000年1月)、 SCORM 1.1 (2001年1月)、SCORM 1.2(2001年10月) 和SCORM 2004(第一版2004年1月、第二版2004年7月、第三版2006年10月、第四版2009年3月),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SCORM 1.2,其次为SCORM 2004。
基本内容
SCORM 的实际内容包括内容包装模型(Content Aggregation Model, CAM),运行时环境支持(Run-time Environment, RTE)和排序与导航(Sequencing and Navigation, SN)部分。三个部分呈层层递进关系,CAM模型是实现SCORM的最基本要求,现在主要的网络课程比如美国的BlackBoard、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开 发的4A、webcl等网络教学平台均已经支持CAM模型规范;而RTE创建在SCORM的内容包装模型基础之上,实现了对学习者过程性信息的采集和记录,为进一步实现排序和导航提供了基础;SN部分是SCORM最后提出的规范,然而因为其技术实现的复杂性和脱离真正的人类认知和教学设计情况,现在没有完全支持SN规范的网络教学平台。
由于SCORM采用以上标准方法来定义和存取关于学习对象的信息,符合SCORM标准的学习内容对象具有高水平的可访问性、适应性、可承受性、持久性、互操作、重用性等。SCORM标准的使用将会增强LMS运行不同商家工具开发的内容和这些内容的数据转换的能力,增强不同商家开发的LMS运行相同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在执行时的数据交换的能力,增强多种网络LMS产品/环境访问相同知识库的可执行内容并运行这些内容的能力。这种策略消除了为适合最新的技术平台需要做的许多开发工作,将会使开发者更多地关注有效的学习策略。
使用案例
使用SCORM标准制作课件的工具有: Spring, Adobe Captivate, Articulate Studio, Articulate Studio, Adobe Captive, CourseLab, Lectora, Snap, ToolBank等。
符合SCORM标准的开源平台:课程管理系统 moodle平台,php开发、课程管理系统 Dokeos,php开发、在线学习系统 eFront,php开发、学习管理系统 ATutor,php开发。
3.IMS DRI简介
http://www.imsglobal.org/digitalrepositories/driv1p0/imsdri_infov1p0.html
为实现不同技术体系下的资源库互操作,IMS于2003年1月制定了IMS Digital Repositories Interoperability (简称DRI)标准,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框架和基本思路,是IMS早期开发的一个资源库互操作标准。该标准使不同的数据库能够提供一个公共接口实现跨服务;利用已经在别处定义的模式(如IMS元数据和内容包装),而不是试图引入任何新模式。
基本内容
重点描述了提交/ 保存(submit/store),搜索/ 提供(Search/expose)、聚集/提供(Gather/expose)和请求/传递(request/deliver),[警告/提供 (Alert/Expose)]五种互操作接口,如下图所示。(警 告/提供为一个关键的功能,将需要在后面的DRI规范解决。)在此基础上定义了进行互操作的消息格式,其中也包含了认证信息。消息的传递使用SOAP协 议,资源的传递使用FTP和HTTP协议。此外该框架还考虑了访问控制、资费管理、目录服务和注册服务等问题,但计划在将来开发。
使用案例
该标准的目的是能够实现广泛访问不同类型的电子学习等应用程序的学习管理系统(LMS),学习内容管理系统(LCMS)和搜索门户网站,如图所示。
4.IMS-LD简介
http://www.imsglobal.org/learningdesign/index.html
MS-Learning Design(简称IMS-LD )IMS学习设计标准,是由IMS在2003年2月发布的,是建立在荷兰开放大学的教育建模语言(EML)基础上的,加入了一种类似HTML的内容模型来支持行为,整合和扩展了IMS现有的相关规范。学习设计工作组的关键任务之一就是开发支持教学方法多样性和革新的框架,推进e-learning材料的交换和互操作性。
IMS-LD用于描述和实现在各种教学理论(包括小组和协同学习)指导下的教学内容设计,使其像教师指导学习者学习;支持多人参与的多元化、交互式和个性化学习活动;支持带协同服务的学习内容的使用;支持多种教学模式(包括混合模式)的应用;IMS学习设计还可以在系统间传输、共享和重用(包括学习设计、素材、学习活动、角色等均可重用)。
基本内容
IMS学习设计规范由三个文档组成:学习设计信息模型、学习设计信息绑定和学习设计范例及实施指南。
从学习设计规范概念结构图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每个人(person)将担当某个角色,通常是学习者(learner)角色或工作人员(staff)角色在环境(environment)里实施学习活动!支持活动(learning activities/support activities),实现学习目标(learning objective),完成确定的结果(outcomes)。活动可按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形成活动结构(activity structure)。环境由学习对象(learning objects)和服务(services)组成。这里的学习对象是指在学习活动和支持活动中使用的可重用的数字或非数字资源,例如web页面、书本、制作工具(文本编辑器等)、仪器(显微镜等)、试题等等;服务就是用来支持教与学过程的工具,如聊天室!论坛和邮件等(这些工具由学习管理系统提供)。服务可分为四类:邮件服务、会议服务(实时会议!非实时会议和通知等)、监控服务和索引搜索服务。学习设计不仅能够选择性地使用服务,在需要的时候还能整合服务。
学习设计的实施则可以分三层:A层、B层和C层,其复杂程度依次增高。学习设计信息模型的大部分内容在A层中,主要有方法(method)、角色(role)、活动(activity)、环境(environment)等基本要素。B层除了包括A层的全部要素外,还增加了“属性”(property)和“条件”(condition)两个元素。条件表达式中使用了与个人和角色相关的属性,我们可以把属性看成是容器,它用来存储与角色和学习单元相关的信息,比如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偏好。通过条件判断属性变量里的值,以决定触发相应的活动跳转。这些结果和事件可以触发一个通知,使角色执行一项新的活动,因此能够记录输出和指导学习行为,定义更精细的序列化和交互性操作,体现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属性”项用以描述控制变量,是监控、个性化、评价和用户间交互的关键部分。C层除了包含了B层的全部要素,还增加了“通知”(notification)属性,它是由学习的结果激发的。当产生某种学习结果时,通过“通知”IMSLD工具比较与应用研究影响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些角色的行为,起到反馈的作用,也可以提供对“事件驱动”能力的支持。
使用案例
EDUBOX工具,在2004年与BLACKBOARD公司合作,把EDUBOX嵌入到BLACKBOARD系统中,使得学习设计能在BLACKBOARD虚拟学习环境中播放。LAMS(学习活动管理系统)本身也是一个系统,现在可以说是在这些工具中应用得最广的一种工具,该系统己经在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很多大学及中学广泛应用。
ETA网络培训互动平台是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的一部分,开发单位为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ETA己于2005年9月正式推出,并应用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实践中,是我国第一个融合学习设计理念,支持学习设计序列生成、编辑和运行的学习管理系统。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宗凯教授与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LAMs国际有限公司负责人,远程教育技术专家James Dalziel教授签署了双方合作的正式合同,由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授权华中师范大学作为在中国的大学和学校里推广、应用、发展LAMS的唯一的合作伙伴,并且华中师范大学举办了“学习活动管理系统”的教育培训,从而有更多的学校与企业使用这个系统。
存在不足:
IMS-LD规范是一个很复杂的规范,因此遵循IMSLD规范开发出来的工具对于一般的学习设计者,尤其是教师来说是有很大困难的,这不仅是在我国,在国外情况也如此,因为这些工具要求学习设计者必须具备对IMSLD规范的了解,并且需要一定得技术功底
目前IMS-LD工具有20多种,但每种工具又各有不同,他们对这些工具不可能都很了解,所以选择哪一种工具来用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5.IMS-CC简介
http://www.imsglobal.org/cc/index.html
IMS Common Cartridge(简称MS-CC)是IMS从2007年开始酝酿的新一代数字化学习内容封装规范,并于2008年10月发布了第一个正式版本。IMS-CC处于三大标准之首(CC, LTI, LIS),是一个包含支持新一代学习技术的新一代数字学习服务标准。
IMS 的Common Cartridge Profile中对Common Cartridge规范的定义是“一个由内容提供者和学习管理系统共同遵循的内容包的描述,同时为完全或保护性开放的分布内容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格式”。这个标准在Content Packaging,LOM Metadata,QTI以及IMS Authorization Web Service等一系列现有规范的基础上构建,并设计了一种标准化、高效率互操作的方式来控制分布在不同平台的富媒体网络资源。
IMS-CC为解决目前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和应用中的很多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首先,该规范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内容包装,内容描述和内容迁移的解决方案,它是一种跨教学平台使用的统一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格式。用IMS-CC的内容格式开发的资源包可以在兼容CC格式的不同的平台上使用。其次,IMS-CC提供了在线课程资源和电子书的出版模式。其核心思想是模块化,基于互联网发布,交互和可定制。再次,IMS-CC可用于设计促进交互协作的课程资源,支持主流的在线学习或混合交互协作学习。
具体优势
(1) 支持主要的教学模式。该规范具有教学模式无关性,可以广泛支持自主学习模式、教师引导模式,在线协作学习模式和基于评价的学习模式等各种教学模式。
(2) 降低整合的成本。该规范提供了工具和学习/课程管理系统间交互的标准协议,具有适配器的作用,降低了教学内容和系统平台的配合难度。
(3) 提供更多的内容/应用选择。符合IMS-CC的教学平台能够轻松使用符合该规范的各类教学资源,以及各种系统外部符合该规范的教育应用软件,包括协作学习工具和教学评价工具等。
(4) 降低对内容提供商和平台的依赖程度。采用IMS-CC格式包装的内容资源具有平台独立性,内容的使用不依赖于某一特定的平台。因此内容资源的使用者不会因为使用某个平台而和特定内容供应商绑定。
(5) 更多的练习测试方案选择。IMS-CC整合了目前使用最广泛的QTI规范,它是练习测试题目交换和互操作的规范。
(6) 提升课程的灵活性,方便了课程的共享和复用。IMS-CC通过IMS-LD 规范支持教师将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相整合,能够方便地创建、包装、共享和重用以及改进课程内容。
版本变迁
IMS-CCV1.0(2008年10月)、IMS-CCV1.1(2011年5月)、IMS-CCV1.2(2011年10月)、IMS-CCV1.3(2013年6月)
基本内容
包括内容结构、包装方法和配置部署管理三方面内容。
内容结构:
(1) IMS-CC包装的元数据。内容包的相关信息描述,如版本,使用权限,描述,著作权信息等。
(2) 文件夹。它是内容的组织单元。一个文件夹是很多内容项目和子文件夹的集合,文件夹可以嵌套,文件夹可以用来定义内容如何组织和展现给学习者的形式。
(3) 网络内容(web content)。网络内容文件包括任何可通过网络递送教学内容的文件。可以是超文本,图像,音视频,office文件,pdf文件,flash文件等多种形式。超文本文件可包含指向其他内容包内或包外的网络内容文件的链接。
(4) 网络链接(web link)。是一种超文本链接形态的学习应用对象(Learning Application Object)。和普通的链接相比,网络链接包含链接地址,链接名,也可以包含用于描述窗口或表型形式的属性。
(5) 讨论话题。是一种用于发起讨论活动的学习应用对象。是装载讨论话题的容器,而非指向外部系统中已有话题的链接。导入讨论内容包的LMS将以此信息在其内部的讨论工具中生成新的讨论话题。
(6) 练习测试。是QTI练习测试的一个实例,支持IMS-CC中关于QTI子集的内容。使学习管理系统能像原生测评软件一样使用测试功能。
(7) 相关内容(Associated Content)。学习应用对象使用的外部文件的集合
(8) 包内引用。运行包内的学习应用对象相互调用,或是调用包内的其他资源文件。
(9) 题库。它是QTI对象库的实例。一个内容包内只能有一个题库
包装方法:
CC内容包(见下图)以现有的IMS-CP内容包为基础,增加了某些内容以实现对应的功能。该规范按照一定的结构和要求将不同类型的资源组织在一起,并对其内部的资源和资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描述。在发布的时候按下面的文件目录结构打包成zip格式或jar格式的包装,发布和递送内容包。
内容包的部署和管理:
CC内容包在部署时首先要导入到教学管理系统中,其后系统会根据内容包的描述初始化相关信息,生成论坛话题和导入练习测试。在使用内容包的时候,系统在运行环境中实例化内容包,并且根据使用者的权限管理和调用相应的资源/服务(见下图)。在该规范中没有规定具体的运行模式,但是任何兼容CC的LMS必须直接支持或是通过调用第三方服务支持该规范所定义的所有功能。为了达到这个要求,LMS必须完全实现权限管理功能。在技术上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支持权限管理1)导入权限,认证站点的权限管理;(2)描述学习者在运行时的使用权限,对包装或项目的权限管理。
使用案例
该标准的目的是能够实现广泛访问不同类型的电子学习等应用程序的学习管理系统(LMS),学习内容管理系统(LCMS)和搜索门户网站,如图所示。
李青.IMS学习资源IMS-CC解读[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Sports Engineering (CSSE). 2010, 594-597
6.XAPI简介
xAPI起源于Tin Can API,又称为“体验”API,是一个学习软件规范,使学习内容和学习系统以彼此交流的方式记录和跟踪所有类型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记录在学习记录库(LRS)。LRSs可以存在在传统的学习管理系统(LMSs)或自身中。
SCORM标准和高级分布式学习(ADL)出台已超过十年,在许多方面SCORM表现不足,因此需要制定一个更新、更有能力的软件规范。
xAPI是新一代的学习技术规范,破除了过去e-learning标准中SCORM只能记录课件阅读过程的局限,新的标准目的在捕捉并记录不同学习活动中的学习者行为,包含移动学习、模拟、虚拟世界、严肃游戏、真实世界中的活动、体验式学习、社会化学习与协作式学习等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这也解决了我们过去在学习记录与分析上的缺口,因为学习不只是阅读课件,学习也发生在与他人或内容的互动过程中,这些过程都可以透过xAPI记录下来。当需要记录一项学习活动时,xAPI协议就会发出以“主词+动词+受词”的格式给学习记录库LRS(Learning Record Store),学习记录库记录并储存所有发生的表述,学习记录库能够跟其它的学习记录库分享这些数据,并且学习仓储能独立存在或者存在于学习管理系统里。
历史版本
XAPI最新版本是2013年四月发布的1.0.1http://www.adlnet.gov/experience-api-xapi-version-1-0-1-released/
早期版本包括:2012年四月发布的1.0.0版本http://www.adlnet.gov/experience-api-version-1-0-0-released/
官方BAA(Broad Agency Announcement)发布的0.8版本,以及0.9版本(研究规范版本)和0.95版本(研究规范标准2)
基本内容
xAPI的优势在于其弹性,这些弹性让xAPI有许多应用的可能性:
(1)表述的弹性:使用”主词+动词+受词”的表述上的弹性,可以让你记录几乎任何一种学习活动与行为,并且可以与SCORM标准兼容。
(2)历史纪录的弹性:xAPI能让不同学习记录库相互沟通,学习经验的纪录能随着个人在不同组织间移转。学习者甚至可以有他们个人学习资料库,其内储存个人的学习信息。
(3)设备的弹性:任何设备都能产生xAPI的表述数据(手机、模拟、游戏等…),并且不需要一直连网,只要偶尔连网资料可以传输即可。
(4)工作流的弹性:对于学习事件起始或结束的追踪不一定要在学习管理平台完成,可以是在学习者使用的任何设备上完成,不必要局限在学习平台上。
SCORM与AICC等学习科技的规范已经存在好一段时间,并且也达到其目的。这些规范使得内容生产者与内容使用者能良好的沟通,但这也有其缺陷。xAPI在前一代标准历经十年的行业经验累积与发展后, 充分考虑其软肋,形成了简单却强大的新规范,成为助力未来学习科技发展的支撑。透过xAPI能让不同工具间相互分享与接受各种各样的数据。当更清楚的知道学习者完成了哪些活动后,便能提供学习者更多合适的建议。这也大幅拓展了学习的生态圈,不管学习在哪发生,都可以透过xAPI记录下来。
-
三、拓展资源
1.标准制定机构
Aviation Industry CBT Committee.http://www.aicc.org/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 .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s Committee LTSC.http://ieeeltsc.org/
IMS Global Learning Consortium.http://www.imsglobal.org/
ISO.http://www.iso.org/isohome/about.html
2.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
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包括元数据收集和认证传递两个层次。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实现需要元数据、元数据收割和认证Web服务等方面的技术标准的支持。
参考文献:赵厚福,祝智庭,吴永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分析_赵厚福.pdf[J].现代教育技术,2010,(6):66-69.
SCORM2004中文翻译文档 1_CAM.rar
SCORM2.0英文版 http://ww1.prweb.com/prfiles/2008/05/31/602834/LETSIWhitePaperSolicitation.pdf
3.IMS制定的其他标准
IMS Mela-data (IMS-LRM); IMS元数据标准;其内容主要参考了 LOM。IMS. (2002). Learning Resource M eta-data Specification. Retrieved December 09, 2012 from http://www.imsglobal.org /metadata/index.html.
IMS Question and Test Interoperability,简称 EMS-QTI; IMS 习题测试互操作标准,主要解决了阅读问答测试、讨论、作业等每一个学习活动有关联的学习资源问题。IMS. (2003). IMS Question & Test Interoperability Specification. Retrieved December 09,2012 from http://www.imsglobal.org/question/index.html.
IMS Simple Sequencing Specification,简称 IMS-SS; IMS 简单排序标准,主要解决了学习对象序列与导航方面的问题。IMS. (2003)- IMS Simple Sequencing Specification. Retrieved December: 09, 2012 from http://www.imsglobal.org /simp lesequencing/index.html.
IMS General Web Services; IMS网络服务基本标准,用于定义网络服务。IMS. (2005). General Web Services. Retrieved December 07, 2012 from http://www.imsglobal.org /gws/index.html.
IMS Learning Tools Interoperability; IMS工具互操作标准,主要描述了如何将工具整合于学习系统。IMS. (2010). Learning Tools Interoperability. Retrieved December 07, 2012 from http://www.imsglobal.org /lti/index.htmI.
IMS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RDF) Bindings; IMS 标准使用 RDF 进行绑定的样例。IMS. (2002). IMS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RDF) Bindings. Retrieved December 15,2012 from http://www.imsglobal.org /rdf/index.html.
IMS XML Bindings; IMS使用XML进行绑定的样例。IMS. (2003). XML Binding . Retrieved December 07, 2012. from http://www.imsglobal.org/xml/index.html.
IMS XML Schemas; IMS使用XML进行绑定的命名空间145。IMS. (2003). XML Schemas. Retrieved December 07, 2012 from http://www.imsglobal.org/xml/index.html.
-
四、参考文献
[1]赵厚福,于连民, 洪智凤.国际数字化学习标准纵览[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9-35.
[2]赵厚福,祝智庭,吴永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6):66-69.
[3]Dublin Core.百度百科[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SvsuzwuHO6JKgf3H7X0EKsT9hyhXvppmE8H4F1jnxRGpSMKcVaTn7QECOAYD095M
[4]IMS-CC[OL].http://www.imsglobal.org/cc/authv1p0/imscc_authv1p0.html
[5]IMS-LD[OL].http://www.imsglobal.org/learningdesign/ldv1p0/imsld_infov1p0.html
[6]Dublin Core[OL].http://dublincore.org/documents/dces/
[7] Brandon, Bill. "Making History: mLearnCon 2012 Rocks Attendees". Making History: mLearnCon 2012 Rocks Attendees. Learning Solutions Magazine. Retrieved 31 July 2012.
[8] Brusino, Justin.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CORM: A Q&A WITH AARON SILVERS".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CORM: A Q&A WITH AARON SILVERS.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Retrieved 31 July 2012.
[9]刘晋芳.IMSLD工具比较与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5
[10]李青.IMS学习资源IMS-CC解读[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Sports Engineering (CSSE). 2010, 594-597
-
资源
-
资源
-
资源
-
-
- 标签: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