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元小组交流会心得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杨现民
今天是各位迈向国际化的第一步,态度都很认真,前期也做了不少准备。
从Jim的反馈中可以发现:
- 我们在文献调研方面下的功夫远远不够,他说他们的学生50%时间实在做Literature review。
- Data很重要,目前我们平台的数据远远不足,需要大家配合、带动更多的同学、朋友参与资源建设
希望各位Lcers继续努力。暑假期间 要看到大的研究进展。
-
高辉
一、 昨天开会有很深的体会,尤其是听了杨师兄和贾勇的介绍后,感觉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有很大欠缺,也不能准确的把握事情的发展方向。自己在论文方面现在还是有些疑惑,不是十分明朗,决定再做一些文献调研,思考后在杨师兄、余老师交流一次。
二、 由于小组事情任务较多,有时候真的感觉处理不过来,这种情况下也存在过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情况,没有深入的进行思考,这个缺点还要进一步的改正!
三、 作为一个团队,我认为我们学习元小组是一个很团结的、互助的队伍,这与杨师兄的领导有很大关系,因为师兄一直强调组内一定一条心(绝不是恭维啊)。我感觉我们小组每个人都很努力、很友善,我在这个小组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晓申、陈敏、宋杰等都其他组员曾经给过我不少帮助,尤其是程罡师兄、杨师兄和贾勇曾对我提出过不少有价值的建议,程罡师兄有时还为了我的论文专门从学校过来对我指导,非常感谢!
-
程薇
腹中千言万语,现在却不知从何说起。
首先,陈博因为和Jim一起吃饭错过了最精彩的一段小组交流。
第二,最近有两个感动:
1.宋杰上次在吃饭的路上提醒我论文的事情。是的,我们要抓住最最核心的内容,这是我们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工作必须做好,研究必须做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论文的事情必须要多思考,从设计开始,做典型资源,协同构建,数据收集,分析验证,进行修改,在进行下一轮的实践。
2.今天做演示时,我80%是和杨师兄有eye contact,20%是和Jim与余老师有eye contact。杨师兄的眼神,被我认为是肯定的眼神,给了我很大的勇气。谢谢,杨大哥。
第三,自己做事太慢,有拖延的嫌疑。自己已经意识到这个事情,可是不知道怎么改,想听听各位的意见?有时候我发现自己在处理事情时太过于注重太细小的东西,而无法从更高的层面来把握。
第四,我们小组所做的研究都是贯通的,我们要互相了解小组成员之间的研究内容。
现在我们要做出一些典型的案例,用以做数据收集,分析典型而又稳定的学习模式。(我的论文哈)
第五,今天大家都说到了动情处,理解万岁!
-
宋杰
听完师兄师姐一天的汇报以及和jim教授的交流探讨。感触还是蛮多的。
首先,论文的事情必须高度重视。今天师兄师姐汇报的时候,有的人的论文的进展还是太慢,这可能和学习元小组的事情比较多有关系,但是论文最终还是自己的事情,所以自己要想办法挤时间去做自己的论文。于我自身而言,我觉得论文的方向自己要认真思考一下,要尽量和项目上的事情结合起来,以后要多和导师以及师兄交流。
另外,研究的问题要聚焦。太泛了就深入不进去,也就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所以问题要聚焦,紧紧围绕要研究的问题深入进去,这样结论和问题自然也就会呼应起来。
最后,英语的水平有待提高。不展开说了,大家都懂的。
后来杨师兄就我硕士论文的方向给了一些意见。大概有三个方向:基于本体的半自动标注、本体的扩展、本体的精炼。并且要求我尽快完成雏形。近期cetv要验收、学习社区要改版,事情还是挺多的,所以只有提高效率。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积极的、敢于承担的心态。-
胡智杰
1、要提高做事的效率,提高并行处理问题的能力。
2、做什么事都要赶早,不要拖拉,要提前做好准备。
3、要尽量将自己的选题研究与工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推动工作和研究,不会很疲累。
4、要尽量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一个项目中,不要参与过多项目,这样过于分散精力,什么事都做不好。
5、要融入团队,习惯团队的风格。
6、要多做事,少说话。-
郑庆思
正式的内容,非正式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小组会议更能让人感觉到我们是一个team。让人能够感觉到一种向心力。老成员的经验交流总是会给我们这些新来的同学带来受益匪浅的收获。
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艰辛与汗水只有个人自己清楚。经历不同,能力也会不同。痛苦的过程,往往意味着一个好的收获。压力是必须要有的,任务也总是会有的,坚持下去,就会获得成长。 -
-
- 标签:
- 小组
- 事情
- 论文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