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雁《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感悟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感悟

        几次下载都失败了,费尽周折,我终于读到了这本书《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王老师在这本书里,用100个发生在小学的经典教育案例,谈了他对当前众多教育案例的看法,告诉教师们遇到问题可以怎样去思考,才有解决的希望。

        作为老师,我对这本书所表达的教育智慧和观点有很多共鸣。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感触也很多,这本书再让我懂得:身为教育者,既要有爱心,又要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地教书育人。

        通过读书和思考,我认为,要拥有这些教育智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面对调皮淘气的孩子,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令自己心烦的事情。这时如果能控制好情绪,避免冲动,再冷静客观地分析、处理事情,先处理好心情,再处理好事情,那么你就是有智慧的。其次,就要避免武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过于信赖自己的教育经验,有时比没有经验更糟。他没有好好午休,一定是他故意捣乱;他老是淘气,这件玩具坏了一定是他干的……于是理所当然地指责、训斥、惩罚。其实,有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把这些“一定”换成“可能”,在发现和处理之间多一步调查,那么事情有时就会是另一种状况,另一种结果。虽然这样会更加费时费力,但教育毕竟不是制造零件,我们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负责。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思考研究。“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寻找答案。”《爬树风波》一文,告诉我们批评只是一种带有情绪性的管理方式,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身为教育者,我们不但要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还要尽量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当你理解了孩子,批评孩子肯定能找到非常自然的角度,孩子也就更容易接受,才能正确地实施教育与批评。因此,做一个智慧的教师,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遇到问题,不是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而是重在思考和探究,积极探求学生表象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遇事“三思而后行,不忙于下结论”。先了解情况,再思考,了解和思考之间蕴涵科学的探究,才能切合实际地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读完《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我明白了:“智慧,即使不比爱心更重要,起码也和爱心同等重要。”爱心,是感性的;而智慧,是理性的。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不仅需要爱心,同时还需要智慧。

    • 标签:
    • 智慧
    • 这本
    • 事情
    • 教育
    • 重要
    • 批评
    • 处理
    • 思考
    • 孩子
    • 爱心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