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20《学会看病》精加略模式
-
教学目标
1.认识19、20课17个生字,会写19课14个生字。
2.理解文中“腼腆、失声痛哭、引入歧途……”等词语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表达父母两种不同评价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5.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6.拓展学习20《学会看病》。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表达父母两种不同评价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2.拓展学习20《学会看病》。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1.认识19、20课17个生字,会写19课14个生字。
2.理解文中“腼腆、失声痛哭、引入歧途……”等词语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教学过程:(略)
-
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表达父母两种不同评价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2.指导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3.拓展学习20《学会看病》。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
教学过程:
-
一、回顾导入:
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指名答)
板书: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2.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板书:鼓励、批评、爱)
-
二、继续学文:
1.课件展示:巴迪长大后,如何看待父母的爱?(请同学们默读15——17自然段,找出有关语句回答。)
预设:
①“……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说明巴迪认识到了父亲的评价是对的,但在感情上似乎还不好接受。
②“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说明巴迪把母亲的评价当成了写作的动力,内心深入欣然接受,而且一直期待得到母亲的鼓励。
2.巴迪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爱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
3.质疑:学习课文中还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一般性问题,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并讨论这两个问题:
①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
(作者体会儿时的幸运是因为,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之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②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一个“爱”字。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平常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4.背诵最后一自然段。(出示填空)
最后一段话写得很美,不光运用了比喻、反复的手法,还点明了主题思想,让我们把它美美地读一读,再背下来吧。
-
四、回读课文,总结写法。
学生总结写法(学生找到文章中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进行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活动句子时,教师让学生再次读读,细细地体会作者细腻的表达手法)。
-
五、拓展延伸《学会看病》:
①自由读,谈感受,体会文中母亲对儿子的爱。
②体会表达方法: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烘托人物心理活动。
-
六、小练笔:
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学习本文表达方法写下来。
-
七、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同一首诗 爱
母亲 儿子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写法) 语言、动作、神态 、心理活动
鼓励、表扬 批评、警告
爱
英华小学 耿志芳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评价
- 作者
- 精彩
- 透了
- 人物
- 母亲
- 极了
- 体会
- 学习
- 学生
- 糟糕
- doc
- 父母
- 20
- 动作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