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2)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教材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英语PEP教材 四年级英语 第三册 第五单元内容的一个整合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三十五团中学 王玲
我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读后深受启发。全书五个部分,分别就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的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热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发人深省。
智慧的灵光来自于教师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之中。《秘密约定》这个案例讲了一个学生上课频频举手,给老师的印象是“不懂装懂,随意举手,欺骗老师”。一般老师可能会冷落,甚至讥讽他。可肖东萍老师经过深入了解后却认定他有一颗“好胜,上进的心”。学生的一些看似缺点的表象一下子成了优点,老师的视角变了,想法也就变了,可见老师的观念是极其重要的。老师遇事“三思而后行,不忙于下结论”,先了解情况,了解是解决的前提,思考就是研究!了解和思考过程蕴涵科学的探究,才能有切合实际的问题解决的结果。所以王老师认为:“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寻找答案。”寻找答案的一般思路是:1、尽可能周全的了解情况,占有材料。2、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假说),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试试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3、再根据反馈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说,调整诊断,调整药方……如此循环,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步得到解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了解情况是要习惯于了解学生的成长史和考察家庭教育的特点,有利于搞清孩子问题的真正原因。
全书读来,给我一个强烈的第一感觉是: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练就一身过硬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案例”,来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偏差,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做人、做事的习惯,提高素养。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者独具慧眼,不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调整
- 智慧
- 教师
- 老师
- 里来
- 学生
- 诊断
- 读后感
- 教育
- 了解
- 问题
- doc
- 答案
- 情况
- 干预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