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农二师29团孔雀中学袁春荣《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与反思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小松鼠找花生
-
概述: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既与课题呼应又引发学生思考。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3个字。认识1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实践法,讨论交流,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知道花生结果的特点。
2、会写“生、里、果”三个字。
3、练习朗读,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
学情分析:
对于学习课文的流程学生已经很熟悉,通过生活实践学习新知识。
-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逐步了解课文。
2、书写“生、里、果”三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听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猜猜他是什么?
2、这节课,我们学习《小松鼠找花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指向“找”、“生”)谁来认一认这两个字?(先指名读,再齐读)
4、自我质疑。你对课题会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针对课题提出了“花生果在哪里”、“小松鼠为什么要找花生果”、“小松鼠找到了没有,在哪找到的?”等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
(设计意图:由猜谜来引发学生求知的兴趣,点燃探知情感,同时认识本课的俩个生字。)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插图,听故事,想一想课文讲了一
件什么事?
2、学生说一说故事内容。(不需要说的很完整)
3、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你不认识的字勾画来。
4、大家一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5、把小组里好的识字方法推荐给全班同学。
6、在小组里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7、谁勇敢的来试一下,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来当评委。
8、学生评价,随机正音,对个别长句子老师做示范。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配插图理解课文,学习讲故事。)
三、指导写字。
生字“生、里、果”,这三个字里,难写的字,重点指导。
四、拓展阅读。
(设计意图:增加阅读量,积累阅读知识,篇数不限)
五、看图说话。
学生看语文课文的插图,自己编故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流利的表达个人的情感。)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科学童话,采用科学语言的形式,寓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活泼浅显,富有情趣,符合儿童特点。因此我在设计本课的时候也就特别注意:怎样引起孩子的注意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把课文上的更有趣。
一、猜谜导入,质疑课题
上课伊始,我以一首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导入课题,揭着又请学生自我质疑,学生针对课题提出了“花生果在哪里”、“小松鼠为什么要找花生果”、“小松鼠找到了没有,在哪找到的?”等问题。课伊始,疑已生,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情感被点燃,所以我顺生疑、顺生趣,进入学文阶段。
二、结合课文插图,理解重点词语
本文配有几幅插图,图文并茂。我充分发挥图片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透过观察了解文章内容。教案中,我让学生观察“花生开花”图,想象花生开花的情境,从而理解“格外”、“鲜艳”一词,引出松鼠与鼹鼠的对话,体会松鼠高兴的心情。观察“小松鼠疑问”图,引出“奇怪”和“自言自语”,并加以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花生到底到哪儿去了?
三、多种形式朗读,深入感知课文在教学本课时,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比如比赛读、分角色读、师生对读以及表演读,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练读上,让学生从读中感悟。
四、拓展延伸
在课的最后,我还帮助学生拓展课外知识,组织学生交流:除了花生果,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供我们吃的部分也长在泥土里?(土豆、山芋、藕、萝卜……)这实际上是让语文学习向生活延伸,对于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要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语文观。
-
-
- 标签:
- 插图
- 学习
- 学生
- 设计
- 兴趣
- 教学设计 反思
- 课文
- 课题
- 观察
- 花生
- 松鼠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