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丰宁现场会材料汇编(三):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布晓平、王宏丽.doc

    《掌声》教学设计

    丰宁第一小学 布晓平 丰宁第三小学 王宏丽

    设计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以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推动教学的进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遵循“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理念让学生在拓展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并将自己的感悟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教材简析:

         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群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文章的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  

    学情分析: 

          文中动人的事例、美好的感情都让学生很容易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受到美好感情的感染和熏陶,学会在生活中奉献自己的爱心,关爱他人、鼓励他人、互相合作,在实际生活中培养美好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懂得课文中两次“掌声”的含义。  

     3、领会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与鼓励。  

     重点、难点:  

    1、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2、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爱是什么,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出自己的座位,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伸出温暖的双手。爱,还可以怎样表达?本组课文会告诉我们怎样去爱别人。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使生活变得更美好。”这是第八单元的导读,通过导读你知道第八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板书课题),掌声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同学间团结友爱的小故事,故事虽短却非常感人。

    设计意图:从第八单元的导读引入,让学生对第八单元有了整体感知,更容易理解课文的主题,理解文本)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明确读文要求。

    大屏幕出示要求:

    1)轻声读文,标出自然段。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把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检查反馈:

    1. 读句子。

    大屏幕出示四个句子,指名读。

    1)、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2)、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

    3)、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4)、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区分多音字(大屏幕出示)

    调 diào (调动)

    tiáo ( 调皮)

    (1)、王老师是新调来的。

    (2)、把空调开大一点行吗?

    luò 掉下来,往下降 (落后)

    落 là 丢下,遗漏 (丢三落四)

    lào 留下,遗留 (落下残疾)

    (1).小明生病了,功课落下了许多。

    (2).那个降落伞真漂亮!

    (3).得过小儿麻痹症的人一定会落下残疾吗?

    (4).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B 、检查词语(大屏幕出示)

    学生开火车读

    大屏幕出示特殊词语:(理解意思,找反义词)

    犹豫 忧郁

    (理解意思,找反义词,在课文中它们都是描写小英子心情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词语是描写心情的?)

    C、认读生字(大屏幕出示)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英子以前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

    英子后来又变成了什么样呢?(忧郁、自卑,自信、开朗)

    (设计意图:这样的识字教学环节设计为后面的阅读品味扫清字词的障碍,也是体现扎扎实实教语文的课改理念。)

    三、感悟课文。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英子非常忧郁?(“默默地”)理解“默默地”,还有哪些词语?(早早的 ,最后一个 ),说明她又很自卑,同学们能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来学习体会,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是啊,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时,她却默默地坐在教室里,当同学们在上学路上时,她已经坐在教室里了,下课铃响了,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

    是啊,身体的残疾让小英子躲躲藏藏,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她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说明她很自卑,学生读文(读出自卑)。

    就是这样一个小英子,后来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谁来读读,她变成什么样了?

    (学生读第4段,读出英子快乐、高兴的心情)

    (设计意图:通过读文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各自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感悟领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 、创新写作

    作者只抓住了几个重点词语和一件简短的事就把小英子的忧郁表现了出来,这种写作方法是值得我你们学习的,现在我们也像作者那样用几句简短的话写出一个人物的特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五、走进资料城

    1、《生命的独白》 131页

    2、《尊重残疾人》 132页

    3、《学会尊重残疾人》 132页

    4、《好心照顾并不“体贴”》(选读)133页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读使学生认识到残疾人生活的艰难,让他们明白照顾残疾人是一种关爱)

    六、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29、掌声

    自卑、忧郁 自信、乐观

     

    点评:

    以上教学设计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在本教学设计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段、词、句等活动去认识生字。在理解课文时同时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同时,围绕“关爱”这个主题,一是通过拓展性阅读,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加深对“爱”的含义的理解;二是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学会关爱他人,实行知与情、情与行的统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此课例参加2012年11月23日全县小学语文评优课获一等奖。)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掌声》这一课,板书课题。

    2、上一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以前的英子是什么样子?现在的英子又是什么样子的?生回答,随机板书:(自卑、忧郁、孤独)(自信、开朗、快乐)

    3、现在的英子和从前判若两人,此时她来信了,她最想说的是——(课件出示信的内容),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采用倒叙的方式,以英子的来信为突破口,进行整堂课的教学。为两次掌声的理解做了必要的铺垫和引路

    过渡:是什么让自卑的英子变得如此自信与乐观?是什么化解了英子的忧伤与孤寂?是(掌声)

    二、感悟重点,领会掌声

    过渡:真是没有想到,掌声拥有这么神奇的力量,会改变一个人,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一)掌声前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画出掌声响起前描写英子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细细地体会英子的内心。(课件出示)

    2、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师巡视指导。

    3、交流。(先让学生找出来再研读)

    4、研读三句话。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儿红了。

    英子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出示句子)

    (1)出示第一句。思考: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让我们再次齐读第一自然段,到第一自然段中去寻找答案。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2)出示第二句。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儿红了。

    “犹豫”是什么意思?英子到底是什么事拿不定主意?(要不要上去)英子想上去吗?不想。英子不上去,行吗?不行。为什么?此时英子想:(出示)

    你们从“犹豫”、“慢吞吞”、“红红的”体会什么?(无奈,痛苦,委屈)

    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引读)。

    (3)出示第三句。

    英子一摇一晃地向讲台走去,走去,每一步都像他的心情一般的沉重,这时候,英子是多么希望同学们………希望老师………(出示)

    【设计意图:聚焦英子上台前后的变化,在前后动作、神态的比较中猜测迥然的内心活动,感受情感的波动。引导学生通过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犹豫了一会,慢吞吞地站起来,眼圈也红了,体会她此时紧张、害怕、矛盾、胆怯、心乱如麻的心情,体会她没有信心、充满忧郁,很不情愿,在全班同学面前讲故事她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敢去想的心情。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语言的训练。

    (二)、掌声时

    1、过渡:就在英子万般无奈,无比痛苦的时候,英子听到了什么?(掌声)掌声一共响了几次?请快速默读第三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掌声的句子。

    2、指名读第一次掌声。(出示句子)

    (1)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骤然间”你能换个词吗?好的,你们现在就是英子的同学,请鼓起热烈、持久的掌声!

    (2)你们的掌声是想告诉英子什么?(让学生各抒已见)是啊!这是什么样的掌声?(鼓励、信任、佩服)谁愿意把同学们的鼓励、信任、佩服读出来,找生读。

    3、第二次的掌声又是哪一句,指名找读第二次掌声。(出示句子)

    (1)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2)第一次是鼓励、信任、佩服的掌声,那这一次的掌声同学们想告诉英子的又是什么?

    (3)听到这样的掌声,千言万语涌上英子心头,此时,英子想说什么?英子想说: ,但是她太激动了,什么也没说,她只是——(引读: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

    (4)这里的“一摇一晃”英子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开心,自信、大方)

    如果说这里的“一摇一晃”是带着开心,自信,大方,那么第一次的“一摇一晃”英子带着又是什么样的心情?(无奈,痛苦,委屈)你觉得这句话应怎么读?女生、男生对比读。

    (5)两次的“一摇一晃”,两次的“掌声”完全不同,请把你们的感受表现在你们的脸上,融进你们的声音里,读课文的第三段,感受英子内心的变化。(师生合作引读)

    4、从同学们的掌声中,英子知道:其实同学们并没有歧视她,都把她当做正常人来看。她被深深地感动了,有多少话要说,千言万语,万语千言全都融进了她的信中——(出示)师范读来信。

    相信大家也被感动了。来,让我们也满怀激情一起读一读英子的心声吧!齐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句,细细地品,慢慢地嚼,此时,学生已经透过掌声热烈、持久的表现,感受到了它含着的意思,明白了它代表的意义。

    三、总结升华,深化主题

    过渡:多么美好的掌声,老师也为之动容,写下了这样的一首小诗:掌声是一种真挚的爱,

    它唤起我们的勇气;

    掌声是绵绵的春雨,

    它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掌声是一缕清凉的风,

    它驱散我们心中的愁云;

    掌声是一把钥匙,

    为我们打开一片自信的天空。 (配乐朗诵)

    1、读到这里,你们一定对掌声的意思有了新的理解,在这里,掌声已不仅仅是鼓掌的声音了。你们觉得掌声是什么?(爱、鼓励、夸奖、帮助、关心、关爱、支持……)(板书)

    2、同学们说得很好,都说到老师的心坎里去了,正如作者董保纲说的,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掌声。”齐读这一句话。

    【设计意图:配乐朗诵不但烘托了课堂气氛,而且情感目标在意味深长的乐曲中也得到了升华,使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很好的完成。】

    四、拓展阅读

    师:掌声是神奇的,掌声是美妙的,因为那是爱的音符,那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下面就请大家带上真诚的爱心走进资料城走进残疾人的世界。

    五、拓展写话

    生活中你是否赢得过别人的掌声,你是否给予过别人掌声,请以“掌声”为题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情到深处自然浓。在对语言的深度品读之后,学生的胸中已经积蓄起千言万语。此处设计这样的心灵倾诉,将掌声的力量形象地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中,埋藏于学生的心中。学生、教师、文本三者融为一体。这既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又是与课文紧密相连的语言表达。】

    六、小结

    是啊!同学们今天上课表现太棒了,让我们为自己今天出色的表现鼓鼓掌!也把这感谢的掌声送给后面的听课的领导和老师吧!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别人,献给自己,献给多彩的生活吧!

    板书设计:

    掌声

    自卑 自信

    忧郁 开朗

    孤独 (鼓励、赞美、关爱……) 快乐

    评析

    在本课的教学中,充分诠释了关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主导思想,让对话“活”了起来。整堂课,老师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情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读悟体会。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纵观本课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角色共鸣,入情入境。

    英子是本课的主要人物,课文主要是围绕英子的神情、动作进行描写的,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神情、动作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揣摩,从而深入到人物内心,去感受她的心中所想。首先让学生体会英子前后不同的性格变化,从而引出重点段的学习。对重点部分的学习,老师紧抓描写英子神态、动作的语句让学生品读,如:在学习第2,3,4小节时,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画出文中英子动作神态的语句来分析理解课文,通过这样巧妙的设计,让学生在读、思、想的基础上,和英子的内心开展了一次又一次的对话,把英子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体会得淋漓尽致。让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共鸣。在这个基础上,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感觉教得轻松,学生读得到位。

    2、挖掘空白,蓄积情感

    本节课注重了对教材空白点的挖掘,超越文本,落实语言训练点,扎实、自然,练出语文味。如:在体会掌声前英子内心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此时英子会想些什么?再如在学习第二次掌声时:如果你是英子,你想对大家说什么呢?这些空白点的挖掘,让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会通过人物的外在表现揣摩人物心理,激发思维,主动积累,学会读书,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让原本枯燥的语言文字训练生动活泼的走入课堂,落到实处。

    3、深层理解,升华教学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没有仅仅停留在掌声上,而是拓展到“爱”的主题。这一环节的设计十分有层次,首先上课伊始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中就体会到掌声的魅力。如:“同学们,今天来听课的领导和老师可真多呀!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此时,我站在这里将和大家共同上一节语文课,说心里话,我很高兴,也很激动,但我有一点紧张,希望得到你们的支持与鼓励!非常感谢!在你们的掌声中我感受到了莫大的支持,在你们的掌声中我感受到了你们的爱,再次谢谢大家!谢谢大家的掌声!”再如最后从诗中使学生对掌声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样,升华了课文的内涵:既要珍惜别人的“掌声”,又要不惜奉献自己的“掌声”,又让“掌声”永远地走进了孩子的心中。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与评析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与评析---大阁总校白塔小学张薇.doc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与评析

    大阁总校白塔小学 张薇

    教材简说:

    读着《从现在开始》,除了忍俊不禁之外,还感受到浓郁的现代气息。现代社会的人们,在享受着高度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各种限制。人们总在争取自身的解放,追求自由的空间。相互尊重,是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本课中的猫头鹰和袋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腾”;而小猴子却让大家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受到人们的拥戴。

    以人为本,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准则。这一准则,应该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

    设计理念:

      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泼、开放的课堂里自主发展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重点: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感悟课文内容,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尊重别人。

    教学准备:

      PPT课件、动物贴图(猫头鹰、袋鼠、猴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小动物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动物的课文,请你们齐读课题。老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边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1、请你们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

    2、单生论读课文,互相指正。

    3、出示带有文中生字的句子或词语,自由认读;去掉拼音读生字,并想一想怎样记住生字,准备和全班同学交流。

    4、交流识字方法,师生共评。

    5、用卡片考生字,并鼓励学生试着用生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6、在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读流利。

    7、观察写字表中的生字,说一说自己认为那个字难写,准备让老师教写哪个字;交流自己认为难写的字,老师板书指导。

    8、描红生字并把指导的字每个字写一个。

    9、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很好地学习本课生字,并能够读好课文。】

    三、快乐阅读

    读材料中的1、2、3、4小儿歌。

    设计意图:在活泼有趣的材料中,进一步加深对生字的印象。】

    四、创编写话

    请你从老师提供给你们的词语中选择至少3个写一段话,如果你能多用几个更好。

    设计意图:激发写话情感,培养孩子的写话兴趣。】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老师和你们一样也读了这个小故事,我知道了狮子大王先后作出了两个不同的决定,你能告诉我狮子大王的这两个决定,藏在课文的第几段和第几段吗?我们来当当狮子大王读读这两个决定,一边读一边想这两个决定哪里不一样。

    明明说要每个动物轮流当一个星期的首领,怎么不往下轮了呢?答案就藏在课文的2—4段。请你快来读课文吧,相信你一定能得到答案。

    设计意图:用语言和学生很好地沟通,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这样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感悟,体味文意。

    师:你们读了课文,一定有所收获了,谁来说说狮子大王为什么改变决定了?

    学生汇报:

    1、师:猫头鹰当上了大王,他什么样呀?说了什么?快来读读吧。

    谁来当当猫头鹰大王来宣布这个命令?学生试读,(学生模仿猫头鹰的神态)师评价。(PPT出示猫头鹰神气的样子、出示他的命令。)

    大王下达命令了,我们小动物是怎么样的呢?(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后边的内容) 

    师:唉,谁叫这是大王的命令呀,我们不得不服从呀。师带头议论,让小动物们各抒己见,理解“议论纷纷”的意思。

    一个星期下来,小动物们你们感觉怎么样?当场采访。(叫苦连天)。   

    2、师:难熬的一个星期终于结束了,轮到袋鼠上任了。袋鼠当上大王,又是什么样呢?读读第3自然段你就明白了。

    学生汇报,袋鼠当大王的情景。(PPT出示袋鼠说的话、出示小动物们练习跳着走路的图片)   

    师现场采访:小熊、小鸟你们怎么样?大家做直摇头的动作。

    3、师:哎,小动物们,这两个大王当我们的大王你们同意吗?第三个星期小猴子上任了,你有没有什么担心的?(课件出示课文第三段学生用担心的语气读。)(PPT出示大家担心的句子)

    学生表演读猴子的话(学生一起表演欢呼的场景)(PPT出示小猴子说的话、出示大家欢呼的场景。)

    4、师:狮子大王让谁当新首领了?那他不是说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吗?现在怎么不轮了?  (PPT出示狮子大王的第二个决定)

         师:(采访狮子,让他们明白只有尊重别人的习惯,才能受人喜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指导学生的朗读,通过读体会猫头鹰的神气,体会袋鼠的激动。认识猫头鹰和袋鼠做的不好,而小猴子做得好,体会狮子大王改变决定的原因,也就是要学会尊重别人,体会尊重别人的重要性。并理解神气、议论纷纷、激动、立刻欢呼起来。】

    三、快乐阅读:

    1、《牛蝇和狮子》(87页)

    2、《小螃蟹学走路》(88页)

    3、《周总理宴请客人的故事》(88页)

    4、《坏脾气与钉子的故事》(88-89页)(PPT出示阅读内容)

    设计意图:学完课文,趁热打铁,读和课文主题相关的课外资料,进一步深化主题,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创新写话:

    1、小猴子当上了“万兽之王”大家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发挥你的想象快来写一写。

    2、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想对猫头鹰和袋鼠朋友说的?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PPT出示写话内容)

    设计意图:写话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我选取的这两个写话内容,一个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一个是指导学生生活的。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拿手中的笔写自己的心,更加体会到尊重别人的重要性。】

    附:板书设计

    从现在开始

    猫头鹰:叫苦连天

    袋 鼠:直 摇 头

    小猴子:欢 呼

     

    总评:

    本课我本着“跨越式”教学理念和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设计,处处体现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和别人交流的能力。我认为我的教学设计体现以下几点思想:

    1、体现跨越式教学理念,体现“211”的课堂教学模式。

    2、能够很好地把握课标进行教学,抓住课标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

    3、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体会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情感。

    4、在朗读中、在情境中体会、理解词语的意思。

    5、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和时间。

    6、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并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黄鹤楼稿》教学设计---丰宁实验小学 ---安静.doc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丰宁实验小学 安静

    教材分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消失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真情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漏而余味无穷。

    设计理念:

    在本课的教学中,根据本课情真意切而且诗文优美富于想象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再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中通过自学、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充分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4、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课前带动: 播放王菲的《明月几时有......》

    一、导入,理解诗题

    1、刚才播放的歌曲中唱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古到今,离别是最让人感慨的一件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板书课题,生随教师书空,并重点指导“陵”字的写法。

    3、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4、理解课题:

    (1)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黄鹤楼你了解吗?广陵又是哪里?

    (3)简单介绍孟浩然。

    过渡语:瞧,在我们的合作下,你知道了这么多,现在谁能说说诗题的意思吧!

    再读诗题,相信会读得更加通畅。

    学法指导:古诗的题目,有的概括全诗的内容,有的能揭示主题,所以理解好诗题,对我们研读古诗很有帮助。

    设计意图:在学习古诗题目环节中,我通过图片和文字以及讲解的形式让学习明白题目的含义,特别是对广陵和黄鹤楼之间的地理位置的出示让学生一目了然,更好的理解“西辞”的含义。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

    二、初读古诗,正确通畅

    初读,通顺 准确 读准节奏

    (1)这首古诗描绘了怎样的送别场面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诗。(出示读书要求)

    (2)指名朗读,评价。

    (3)这是一首七言诗,你们觉得它的节奏应该是怎样的?(课件出示古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谁来读一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4)读诗讲究意断而气连,那样才有诗的韵味,谁能再读一读?

    (5)自由练读,全班齐读

    (6)总结学法:你看,一首古诗看似短小,但是只有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并掌握它的节奏、韵律,才能读出味道。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指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是让学生把古诗读通顺,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

    三、品读诗句,入情入境

    (一)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有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就请同学们到小组中研读古诗,可以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看看大家能不能共同想办法理解诗句的意思。实在不明白的标注出来,一会大家共同解决。)

    (预设:“故人、西辞、烟花、碧空尽 天际流”等字词)

    (2)小组合作,教师参与其中

    设计意图:再读古诗,我在小组中进行,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都动起来。大家共同理解古诗句的含义。】

    (二)汇报交流,感受意境

    1、理解前两句

    谁来汇报一下前两句的意思?

    (1)理解“故人”一词,相机补充材料,初步体会两人的感情。

    (2)想象“烟花三月”

    读着“烟花三月”这个词,你仿佛看见了怎样的江南美景?能不能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一句古诗来形容一下?(课件出示)(学生自由发言))

    (配乐播放图片)是呀,在这样的大好春光里,好朋友孟浩然要顺流而下,赴任扬州,此刻你觉得李白会是怎样的心情?

    (预设:高兴、向往、伤感、舍不得……)

    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诗句,读出独特的感受(课件出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教师引读

    A、江南三月,绿瘦红肥,莺啼燕舞,这美景不但在黄鹤楼,它将伴着孟浩然一路到扬州,何等快意,令人向往。让我们一起吟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B、身处天下名楼,送别诗坛名流,前往天下名城,这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情,让我们再来吟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在这诗情画意的季节,故人辞别,一丝惆怅不免涌上心头,让我们再来吟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设计意图:抓住“故人”来体会李白和孟浩然的深厚友谊,通过“烟花三月”来感受江南美丽的春景,从而体会诗人的心情,更好指导朗读】

    2、理解三四句

    谁来汇报三四句的意思?(学生自由发言)

    (1)品读“孤帆”:

    A、知道什么叫“孤帆”吗?

    B、联系诗句想想,在浩瀚辽阔的长江上只有这一条船吗?

    C、正是千帆过尽,百舸争流时,可在李白眼里为什么只有一条船呢?(只注视……心里只有……)

    (2)练笔抒怀

    A、李白伫立江边,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些什么呢?用最美的语言写一写。

    (播放课件:乐曲声中循环播放李白与孟浩然吟诗、畅谈、饮酒、游览等图片)

    B、交流练笔,随机评价。并让学生根据练笔中抒发的情感朗诵三四句古诗。生自由朗读,读出独特感受。

    C、齐读后两句

    D、拓展诗句,加深理解

    这种依依惜别之情,在李白第二年所写的诗《江下行》中仍清晰可见。(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的含义,通过练笔让学生更深刻体会李白和孟浩然之间深厚的友情,两人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

    3、总结学法:

    学习古诗,不光要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还要联系写作背景,抓住重点字词,仔细揣摩,加上丰富的想象,才能欣赏到诗意的画面,品出诗的韵味,感悟诗人的情怀。

    4、了解写作特点

    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并没有一个“情”字,可是我们却从中感受到了深深的惜别之情,你知道这种写法叫什么吗?(借景抒情)诗人不直接写对友人的留恋,而是寄情于山水,这么写有什么好处?(含蓄、温婉、浪漫、充满诗情画意)

    5、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练读

    (2)找生配乐朗读、师范读(会背的可以背)

    (3)配乐齐诵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当堂拓展

    欣赏几首送别诗,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两首重点来读。

    《送元二使安西》 《别董大》 《芙蓉楼送辛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中送别》

    设计意图:拓展环节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送别诗,体会古人借景抒情的思想感情。】

    2、同学们,对古人而言,友情是花间一壶酒,友情是江上一叶舟,友情是月夜独登楼,友情是庭深小径幽。对于我们,友情又是什么呢?要靠我们用一生品味,用一生去守侯。

     

    总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所写的一首送别诗,短短的28个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又有一种开阔大气的意境。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意,感受诗歌美妙的意境,体会诗人浪漫的情怀以及对友人的一片深情,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设计。

    1. 层层递进,感受诗歌情境

    古诗的教学,常常给学生带来枯燥的感觉,短短的二十几个字看似没有什么可讲的,其实文字的背后有着精彩的画面,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教师就扮演着这样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从课前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视频开始把学生带入到意境之中,在品读诗句的环节中,我抓住“故人”“烟花三月”等词,通过讲解、出示图片欣赏、教师引读、学生想象的形式把学生带入到意境之中,感受诗歌文字背后的美,感受诗人的情感。

    1. 资料拓展,增加诗歌厚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这一首诗又拓展了许多的诗句,在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的友谊时出示的“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在理解“烟花三月”时我让学生欣赏着江南春天的美丽图片然后回忆我们学过的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在最后的拓展环节我又拓展了五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山中送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古人诗句的美好。不是只上一节课,只学一首诗,而是一步一步增加诗歌的厚度。

    1. 潜移默化,传授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们做教师的都明白的道理,我们不是教会学生一首诗而是教会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所以在这节课中我在每一步的设计后都用简短的话进行总结,例如:“古诗的题目,有的概括全诗的内容,有的能揭示主题,所以理解好诗题,对我们研读古诗很有帮助”。“学习古诗,不光要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还要联系写作背景,抓住重点字词,仔细揣摩,加上丰富的想象,才能欣赏到诗意的画面,品出诗的韵味,感悟诗人的情怀”。等一步一步潜移默化的渗透古诗的学习方法。

          对于古诗的教学,我也是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本节课的教学也许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我会不断的学习完善我的古诗教学。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丰宁实验小学---赵文慧.doc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丰宁实验小学:赵文慧

    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儿歌。本课语言生动,充满儿童情趣,易于低年级的儿童接受。诗歌讲的是下雪时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在雪地里玩耍,并留下了不同的脚印,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冬天,青蛙在洞里睡大觉(冬眠),所以没来参。诗歌融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观察、思考。教学时,可通过对课文的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想象,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让孩子们更多的了解一些动物知识。

    学生状况:

    经过将近半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具备了初步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以及个性化的感情朗读的能力。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并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发表自己的不成熟的个性理解。但对于学习方法的问题,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的为目标,结合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班学生参与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而愉快地接受知识,发展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

    1、识字15个,学习多音“哪”,写字7个,学习笔画“横折弯”,学习感叹句、比喻句,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学会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3、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动物爪子(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说话和思维的能力。

     5、引导学生学会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会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说话和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PPT课件。

    2、跨越式课题组提供的非网络拓展资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几天,咱们这里刚刚下过一场大雪,现在的墙脚、路边还可以看见雪的痕迹,老师想知道,下雪那天,当你走出家门,看到雪的那一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你最想做些什么?(课件出示:下雪场景

    学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知而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自由读文,

    师过渡:其实,喜欢雪的不只是小朋友们,自然界中的小动物们也非常喜欢雪,不信,让我们打开书,一起来看一看《雪地里的小画家》。读课文前,哪个小朋友们愿意说一说,在读书时遇到生字该怎么办呢?

    (学生自由回答后开始读文)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主要是解决生字的读音问题,教师在这里让学生说一说遇到生字的解决办法,面向全体,让所有学生都能知道一些解决生字的基本办法,为更好地读文扫清了障碍。]

    2、指名读文,生生互评,共同纠正字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掌握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三、交流方法,自主识字

    1、认读带拼音的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1)学生自由读字。

    (2)指名读字。

    (3)齐读生字。

    2、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师过渡:同学们,这些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你们还能认识它吗?我相信,大家肯定有许多记住这些字的好办法。那么,就请你把自己的好办法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吧!看谁记的字最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识字、记字,再互相考一考。)

    3、检查学生合作交流的识字情况

    (1)谁愿意把你记字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

    (2)指名读字卡。

    (3)开火车读词卡。

    (4)男女生赛读字卡。

    (5)“猜字”游戏。(一人指字,大家做口型或动作,一人猜字。)

    (6)“找字”游戏。(一人读字,大家举起相应的字卡。)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字音,记住字形。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义,增长了知识。

    4、指导书写

    出示要写的字,重点指导“几”、“用”

    (1)指导笔顺,学生书空。

    (2)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用”。

    (4)学生描红,练写“几、用”

    (5)展示较好的字。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四、拓展阅读,巩固生字。

    1、师过渡:我们已经多次和文中的生字宝宝握过手了,如果把他们藏在别的儿歌里,你还能认出他们的真面目吗?(生答)下面请大家拿出拓展材料,读一读。

    2、学生自主读拓展材料。

    3、指名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带生字的短文材料来在篇章环境中巩固生字,进一步巩固生字的音、形、义,同时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拓展说话。

    1、指名读课文

    师:看来,同学们对生字都已经全面掌握了,谁愿意再把课文读一遍给大家听?

    2、拓展说话。

    师引导:小动物们在洁白的雪地上画了那么多漂亮的画,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此时你也站在这美丽的雪地上,你想在雪地上留下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读和说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以后写的练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班级交流。

    六、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师:冬天到了,小雪花乘着风作的船飞舞着,大地敞开胸怀迎接了他,房子、树林、小河。山川与他交上了朋友,大地披上了白色的外衣。小动物们也赶来凑热闹了,它们在雪地上画起了好看的图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课件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以优美生动和语言再次创设情境,能更快地将学生引入课文之中,为下文的学习打好基础]

      2、复习生词。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课文中的字宝宝,瞧,小雪花又把它们带来了,谁想读一读!

    课件出示生字

    [设计意图:通过活泼的形式再次呈现生字,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回忆生字,以此打消学生的识字顾虑。]

      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句话。

    1)师引:雪花和生字宝宝都夸你们是聪明的孩子呢。它们还想知到,当你们看到这美丽的雪地时你最想说什么,最想干什么?(生答)

    2)师:听得出,同学们都很喜欢雪,看到下雪都很高兴,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中是怎样说的吧。(课件出示:下雪了。)指名读。你发现这句话有什么特点?(有感叹号)这说明看到雪非常高兴,怎样读才能让我感到你的快乐呢?

       (3)学生自己读,指读。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之先回忆起下雪时的快乐,再以此心境为依托,理解感叹号,并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朗读这一句。]

      2.学习第二句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小动物。

    师过渡:我从你们的朗读中听出了你们盼望下雪时高兴的心情,就带着这种心情自己读读课文吧!看一看雪地里到底来了哪些小画家。(生自读)

    2)班级交流。

    师:谁都是小画家呀?(指名回答,课件出示

    3)理解“一群”,指导朗读

    师:这么多的小画家,书上是用哪个词来说的?(一群)

       师解释,指导朗读:咱们有个成语叫做“三五成群”,是啊,三个以上才能说“一群”,现在来了四个小画家,怪不得叫“一群小画家”。怎样读才能让我知道来的小画家多呢?

    [设计意图:这句话本身很容易理解,主要是通过了解“一群”引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读出小动物的多。]

    3、学习第三句。

    1)师:这些小画家都画了什么画呢?谁能把书上相关的语句读出来?

    课件出示:第三句话

    2)拓展说话。

    师:这些小动物的画中,你最喜欢哪幅画?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示:动物脚印

    3)朗读这一句。(指读)

    师:看来同学们都喜欢小动物们的画,那就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喜好入手,先让他们说说喜欢哪种小动物,然后再带着这种喜爱之情读一读这句话,能使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学习第四句

    1)师过渡:这么好的画,是用什么画笔画成的?(生答)

    2)你从哪里知道的?(生答)其实这些画就是动物的脚印。它们的脚印为什么说是它们的画呢?(课件出示:因为小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小鸡画竹叶。你能也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吗?

    因为小狗脚印像 ,所以小狗画

    因为小鸭 ,所以小鸭画

    因为 , 所以

    [设计意图: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接一定的逻辑用“因为,所以”的形式把课文内容表述出来,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训练了语言表达。]

    3朗读这一句:

    师过渡:小动物们什么都不用,就在雪地上画出这样美的图画,它们一定非常自豪,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动物,就请你带着这种自豪读一读这句话吧。(课件出示这句话)

    5、有感情地朗读前四句话。

    师:这些小画家画得真快,真神奇,我们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读吧。(课件出示课文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生自己读。指名读。男女分读,齐读。即时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有感情地朗读的目的。]

      6、学习最后一句

       (1)师过渡:“咦,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你们一起用书上的话回答我。(生齐读)

       (2)拓展。

    师:大白天的,青蛙为什么不来参加呢?(冬眠)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惯?

    [设计意图:在学生明了青蛙冬眠的特点之后,让他们再说一说知道哪些动物还有冬眠的特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量,并使他们课外积累有展示的机会,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7、小结全文,朗读

      (1)学生自由读文

    师:雪地里的小画家给我们带来了多少乐趣,请我们把课文连起来读读吧。(课件出示:全文生自由读)

     (2)指读,评价,齐读,表演读。

    [设计意图:学完儿歌后整篇的阅读,使学生对儿歌感情基调有一个全面把握,更能使自己的感情完全融入课文之中,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8、背诵。

    1)师引:这么美的雪景,这么可爱的小动物,凑成这么生动的课文,赶快把它背下来吧!(学生背诵)

    2)指名背诵。

    三、拓展阅读。

      (1)师过渡:雪是美丽的,雪是神奇的,小动物们喜欢雪,小朋友们也喜欢雪, 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带来几篇有关雪、有关冬天的小文章,同学们愿意读一读吗。下面请同学们自读你们手中的资料,可以选出一篇你最喜你的,想想你喜欢的原因,然后多读几遍,一会还可能让你读给大家听呢?

    2)出示拓展资料,学生读文。

    3)指名读拓展资料。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的拓展瓷料都与本课课文有关的,学生通过朗读这些文章,可以更多地了解雪,了解下雪时的快乐,了解有关动物冬眠的知识,,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进一步领情悟课文内容,以达到深化课文主题的目的。]

    四、练习说话。

    1、师过渡:读了这些文章,让老师觉得雪更美了,难怪小动物们那么喜欢雪,而且在上面画了那么多漂亮的画。仅仅是书中提到的那几种小动物喜欢雪吗?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喜欢雪,也愿意在雪地上作画呢?让我们也学着书中的样子说一说你觉得小动物的脚印像什么,你说说它在画什么。如果你想不出那么多动物,少说几个也行。(课件出示

    雪地里的小画家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       

     ( )画       ,( )画         

    ( )画       ,( )画          

    不用       ,不用         

    几步就成             

     ( )怎么没参加?

     它               

    2、学生独立练说。

    3、班级交流。

    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还不能完全脱离老师的引导,把自己想说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所以教师以固定格式的形式引导学生说话,“扶”着学生走,既能发挥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及语言能力的训练及培养,为下学期的写话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小结。

      雪地里的小画家太聪明了,他们的出现给这美丽的雪地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不过,我觉得最聪明的还是你们,你们用自己的想象为这雪景创造出了更多的美,希望同学们下去继续读一些有关冬天,有关雪的文章,让冬天的美走进我们的心田。

    专家点评:

    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跨越式低年级语文教学课例。跨越式课题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是:运用“主导-主体”教学理念,在不忽视入学前孩子强大母语基础的前提下,将识字、阅读和写作三者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合,利用每节课一半时间进行拓展阅读和随堂写话来对课标内容进行有效落实,并将语文教学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从这个具体要求来看,本节课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首先,重难点突出。比如在第一课时中,把识字与写字作为这节课的重点,并通过拓展阅读的方式巩固了生字的读音,并扩大了学生阅读量。这样的设计既实现了课标要求,又能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进行拓展阅读和说话。

    其次,第二课时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并注意了与生活的联系。在学习儿歌过程中,既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又关注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全课感情线索明晰,学生朗读理解到位,最后通过拓展阅读和随堂写话对课文主题进行深化和进一步升华。整个课堂“课文学习——拓展阅读——随堂说话”三个环节比较清晰,能够充分发挥老师引导的作用,也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跨越式课例。

    (点评与指导:跨越式课题组 赵兴龙)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丰宁第一小学---万秀凤.doc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丰宁第一小学 万秀凤

    课文简介:

    《威尼斯的小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的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美丽风光。

    设计理念: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小艇的写作方法。

    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以及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4.了解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学习重点提示

    1.了解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

    2.抓住事物特点以及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的描写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结合单元主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平原、高山、草原在我们祖国的版图上绽放着五彩斑斓的色彩,让我们骄傲,令我们自豪。今天让我们放眼世界版图,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又将是怎样的画面呢?现在就让我们踏上浪漫的旅程,一起走进意大利著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

    2.板书 威尼斯

    3、拓展阅读

    威尼斯到底是一座怎样的水上城市呢,你们一定特别想有更多的了解,现在就请同学们走进资料城。

    1P155 威尼斯简介 (2P157 威尼斯。

    4、补充板书课题 威尼斯的小艇 请生齐读。

    【设计意图】:教师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接下来让学生阅读威尼斯的简介、威尼斯两篇短文,补充学生对陌生国度以及这座水上城市的认识,为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作好情感上的准备、知识上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测生词

    出示词语:

    第一组 祷告 哗笑

    第二组 小艇 船舱 船艄

    第三组 操纵自如 手忙脚乱

    1)请生读词语并提醒学生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2)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读后的感受,可以用上生词。

    3.再读全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为我们展示水上名城的迷人风光的。

    4.交流总结

    板书 小艇的样子 船夫的驾驶技术 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读课文,通过与文本的交流,而有所收获,再通过词语的运用呈现成自己理解的知识,是这个环节所要完成的目标。

    (三)研读小艇的样子

    1、请生自由读课文第2段,画出直接描写小艇样子的词语。

    2.交流:

    出示句子一: 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

    二: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3.讨论:课文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交流:

    1)抓住小艇的特点来写

    2)用了修辞手法使表达生动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研读、分析、交流,不但让学生了解了小艇的特点,而且还学习了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写作方法。

    (四)赏析第3

    1、引导想象:感情朗读第三段,请生闭上眼睛想象。

    2、交流体会。

    设计意图: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放飞学生的想象,再通过交流把学生内化的知识转化为语文的综合能力。

    (五)拓展读

    1、拓展读 P156 威尼斯的小艇

    2、提炼写法

    设计意图:此次的拓展读是一种写法上的拓展,让学生通过对比提炼不同的写法,同时也起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目的。

    (六)创新写

    1、提出要求,请生自由练写。

    要求:写一写熟悉的景或物,抓住特点,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让你的表达更具体,更生动。

    2、集体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当学生知识与情感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要有感而发,想表达,想倾诉。这时抓住锲机安排手写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促进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落实了情感目标。体现了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理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威尼斯小艇独特的样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

    2、板书课题请生齐读。

    设计意图:简单的过渡,直接导入新课,给学生一个衔接点。

    (二)感受船夫的驾驶技术

    1.自学批注:

    请生读课文,画出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好的句子,并做简单批注。

    2、交流:

    创设情境,感受技术高超

    (1)转换角色: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请生展开想象,假如自己是驾驶小艇的船夫或者是乘坐小艇的游客。

    2)交流感受:

    3)小结:用哪些词来概括船夫的驾驶技术。

    3、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设计,给学生自学思考,交流表达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交流的舞台。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又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感悟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表格,感悟关系的密切。

    1)课文写了哪些人?坐小艇干什么?

    (2) 交流体会: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3)引导想象:还有哪些人坐着小艇去做什么?

    4)朗读训练

    2.创设情境,欣赏威尼斯的美好夜色

    1)欣赏夜色 朗读课文

    2)小结

    设计意图: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完成。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美好的夜色,让学生性情得以陶冶。

    (四)拓展阅读

    1、课文链接,《威尼斯之夜》 读后交流感受并找到句子

    2、拓展阅读 p167 北京的胡同 P168 巴黎的咖啡馆

    P179 北欧的和谐

    设计意图: 扩展阅读可以丰富知识与情感的积累。在这里,我设计了分层阅读,下要保底,尚不封顶。使学生动脑思考,思维得到发展,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阅读材料上我选择了和课文写法相关的文段,为后面的选题打写做铺垫。

    (五)写作训练

    1、总结写法

    2、请生自由练写

    要求:写一写熟悉的景或物,要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

    2、交流评议

    (六)全课总结。

    设计意图:借助文本,放飞思维。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写作中,这是一种提高,更是一种跨越。

    点评:

    这是高年级跨越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每一课时都有拓展读,每一课时都抓住写作点进行思维、写作的训练,做到精备课、广阅读、深练笔,识字、阅读、写作达到了完美的融和。

     

    4


     

     

     


     

     

     


     

    • 标签:
    • 学习
    • 学生
    • 设计
    • 意图
    • 理解
    • 掌声
    • 课文
    • 出示
    • 英子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