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的整体把握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阅读的整体把握
阅读的整体把握
文本是一个整体, 因而阅读理解及鉴赏等,都要能在整体上加以把握。 如何做到整体把握,可先看标题。 孙犁这样说:“标题要代表一篇文章的内容,但不是一语道尽文章的内容,它要简单、有力、新鲜,助长文章的情趣。 标题是一种艺术。 ”题好一半文,标题对内容往往有一种提示及涵盖作用,所以阅读中不仅不能忽略标题,还要有标题意识。 换言之,看了标题,即可揣测一下,文中是写什么的,更便于阅读理解。 再就是阅读之后回想一下,留下了什么印象。 一般来说,阅读了一个文本之后,都会留下一些印象。 若不加以留意,很可能就会忽略过去,但用心捕捉,也可在大体上把握文意。 先看标题与捕捉印象,都可在整体上有所认识。
分析思路及结构。 思路是内在的行文过程,叶圣陶在《认真学习语文》中说:“思路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 ”不管写还是读,都要理顺思路。 理思路可抓线索,或时间空间,或相关物事及事件, 或思想感情, 都可以是行文的线索。 思路的外在呈现就是结构,就文章学的一般原理来说,结构有三分法及四分法。 所谓三分法,就是开头、中间及结尾。 前人有龙头、猪肚、豹尾
之说,是着眼于效用而言的。 至于四分法,就是起、承、转、合,比三分法多了一个层次。 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多了一个层次,就多有起伏曲折。但若合而言之,仍可将承与转视为中间层次。 这文章结构的三分法及四分法,二者也都有助于划分结构层次。
结构层次的安排, 进一步还可落实到段落上。 不过,先要对分段有一些认识。 如何分段,在夏 尊和刘薰宇合编的《文章作法》中是这样说的:“一篇文章虽有一个中心思想,但仔细分析起来,总是联合几个小的中心思想成功的。 为了使文章的头绪清楚,应当把关于各个小的中心思想的文字作成一段;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小的中心思想应当作一段,而一段中也只应当有一个小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内容若十分复杂,一段里面还可分成几小段。 这是分段的依据,更可以说是原则。“分段不但使文字易读,且使文字有序不紊。分段有有短,原视人而不同,但大体也有一定的标准,就是要每段自成一段落。 ”分段是为了分
出条理,意思上则是相对独立的。 且就段落的组合关系来看,有并列、承接、层进、对照、总分等。从段落入手,分析其层次组合关系,也有助于把握结构。 段落中尚有一种过渡段,则要注意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还有内容的归纳与概括。 对应于文本,就是归纳要点及概括中心。 韩愈说过:“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这里所说的提要,就是归纳要点,而要点表现于语句层面,则又要抓住一些关键的句子,即为钩玄。 文章写作无外乎记事记言,而提要钩玄,才便于领会。 提要钩玄,换言之就是归纳与概括。 夏 尊在《关于国文的学习》中说:“一篇文字,全体必有一个中心思想,每节每段也必有一个要旨。 文字虽有几千字或几万字,其中全文中心思想与每节、每段的要旨,却是可以用一句话或几个字来包括的。 阅读的人如不能抽出这潜藏在文字背后的真意,只就每句的文字表面支离求解,结果每句是懂了,而全文的真意所在仍是茫然。 ”文章有其中心,段落也有其中心,善于抓住这个中心,也就提纲挈领地把握了文意。 不管怎么说,文本解读中概括中心是很有必要的。 但概括中心不见得要有什么模式,比如通过什么表现什么之类。 大致说来,仍就可在文本中找一些中心句或关键句,包括文眼在内。 概括中心,属于整体把握的内核。
-
-
- 标签:
- 中心思想
- 整体
- 阅读
- 层次
- 文章
- 阅读的整体把握
- 把握
- 文字
- 标题
- 结构
- 中心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