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军庄张晓雁《秋天的雨》+《听听,雨的声音》第二课时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秋天的雨+听听,雨的声音
.
《秋天的雨》+《听听,秋天的声音》教学设计
马军庄 张晓雁
一、概述:
《秋天的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11课,是一篇想象奇特、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快乐的秋天。
《听听,秋的声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12课,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两课的结合点:1.都是赞美秋天。
2.语言都很优美。
3.都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二、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2、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中快乐的学习,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欣赏者,力求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
3、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关系。立足本课教材实际,科学的确立三维目标。教学中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以语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目标,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
4、跨越式试验提倡的“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理念。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以扩大阅读的方式丰富语言积累,深化主题;以写作方式对学生进行思维的深加工,升华主题。
过程方法:
读懂课文内容,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秋天的美丽、丰收和欢乐,感受文章语言的优美,并能把对秋天的喜爱之情通过手写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体会秋天的美好,品味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利用多种方法学习记忆了生字词、学写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生经过课前寻找秋天、课上初步走进秋天、扩展阅读资源中有关描写秋天景色的文章,能初步感受到秋天的美好。为第二课时,有感情朗读课文,实现情感目标的跨越做好了准备。
2、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3、经过两年的跨越式试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手写能力都具有很好的基础。
4、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学习,朗读能力强,能积极发挥想象。
五、教学策略
1、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策略:以解决重点问题,感悟课文为主。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兴趣的段落、品味段落中的重点语句,通过资料的补充、音乐的渲染,空白点的补白等方法,层层递进的策略帮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
3、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拓展资料和进行创新写作,在深入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识字能力和写作水平,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
六、资源准备
1、人教版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2、多媒体课件
3、拓展阅读资料
七、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复习回顾。(2分钟)
师: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秋天的大门;秋天的雨是秋天的使者,它带来了秋的信息。课文从哪方面描写了秋天的雨?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了哪些变化?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秋雨的脚步,一同去感受秋天的美好。
设计意图:以简要概括的方式直接切入课文主题,营造省时高效的课堂。
二、品读《秋天的雨》(20分钟)
(一)引导自学(2分钟)
师:课文中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秋天的美好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的2、3、4自然段,思考:出示“课文学习”中的学习要求:
- 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课文从哪方面描写了秋天的雨?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了哪些具体的变化?你可以画出相关的句子,填写表格。
秋天的雨
大地的哪些方面起了变化
带给大地具体的变化
是钥匙
气温
清凉 温柔
有颜料
颜色
藏气味
气味
吹喇叭
动植物准备过冬
(2)想一想该怎么说,准备和大家交流。
(二)学生自学(3-4分钟),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形成的独特感受不是靠老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而是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会语言文字的感情后才能获得的。自学中,教师提供学习方法提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能力,并且有意培养学生进行勾画、批注的读书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也是学生升入三年级后,区别于低年级的不同之处。
(三)反馈交流:(11分钟)
1、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最能体现出秋天的美好?为什么?
(三)积累语言:(2分钟)
师:我喜欢上了秋天的雨,我真想把秋雨记住,把秋天的美好记住。你们想不想?那好,你就背自己喜欢的部分。看谁记得快,背得好?
生:试读试背------提读提背
设计意图:学语文就这样,遇到自己喜欢的句段就把它积累下来,坚持下去,学生的语言宝库就变得丰富了!同时也完成了课标中对积累的要求。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大概用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品析语句、学习方法、积淀情感,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略读《听听,秋的声音》(10分钟)
自读完成表格。
课文
类型
事物
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可感的声音
无声的声音
四、拓展阅读(7分钟)
师:其实秋天来了,万物以不同方式传达着秋的信息,而不同的作者用各具特色的语言描绘着一幅幅秋景,让我们一起到资料城中仔细地去欣赏去感受吧。一会儿谈谈你最喜欢那篇文章。
1、学生阅读资料:必读篇目:《秋雨》、《秋天的树》、《我爱秋天的校园》,选读篇目:《田园之秋》、《最爱的是秋天》。
2、反馈:谁谈谈你喜欢的篇目。
五、教师总结、课后延伸: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对秋天情有独钟,让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有关秋天的诗歌、散文、歌曲,为我们开展以秋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做好准备,好吗?
-
-
- 标签:
- 秋天
- 学生
- 语言
- 分钟
- 阅读
- 感受
- 秋天的雨
- 声音
- 课文
- 听听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