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方案学习元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要求】

        要求:生物课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在某校运用的项目推进方案

    • 【曹峰教学整合方案】

    课程整合设计方案.docx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减数分裂》

    学科

    高中生物

    年级

    高中一年级

    设计者

    CF

    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减数分裂这一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本书的重点之一。以必修一学过的细胞学知识、和染色体知识为基础。通过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行为,是理解第一章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对杂合子体内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做出阐明。另外选修模块涉及的避孕原理和方法、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都是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为基础知识。所以本节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书的重点之一。

    重点:减数分裂概念、过程

    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变化特点

    关键:理解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引起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以及染色体组合方式变化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完了《分子与细胞》模块,具备了比较强的生物学习的能力,学习过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于细胞分裂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虽然高中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抽象,分析判断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都比较强,而这一节的内容相对来说非常抽象,可能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能力的挑战。教师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尽量化抽象为直观、具体,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这样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的成功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 义。  

     2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 绘图能力 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

    1、借助电脑动画,展示减数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  ,将抽象的减数分裂直观化,将大量的文字图像化。

    2、学生的自主观察、归纳总结、讨论分析、使学生理解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并从实质上认识了减数分裂实际上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言

    首先以问题引入,引发思考,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哪三种?出示人体21三和18三体染色体遗传病图像。学生立刻被图像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告诉学生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精子和卵细胞怎样产生的?先请学生讨论,能否以有丝分裂方式产生?之后阅读教材引出减数分裂概念。并展示学习这一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减数分裂自然想了解减数分裂的具体发生过程,进入第二部分,以精子的形成过程为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过程

      以指导读书法,让学生带着几个思考题进行读书学习。思考内容包括:“精子在哪里形成?精子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细胞名称是什么?什么是联会、四分体?‘减数’发生在什么时期?”为讲述方便,也为了后面能说明染色体分离的随机性,细胞中的染色体以4条表示.同时,为防止学生眼花缭乱,分散了注意力,整个分裂过程先逐图出现。

    讲述精原细胞时,除指出它来自精巢,还应点明它的染色体数就是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时,强调染色体在这一时期复制,也就是要说明,联会时期,每条染色体已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只是由于这一时期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所以看不出来,这样可以避免学生错误以为复制是在四分体时期进行。四分体时期,除强调概念处,为避免个别学生错误地将整个细胞中的4条染色体当作一个四分体,先提问:图中有几个四分体?再将其中一个四分体作闪烁处理以加深印象最后还要对四分体作个总结,指出:四分体个数就是同源染色体对数。这样处理,较好地突破了“四分体”这一教学难点。分裂后期,先显示一种同源染色体分离情况,形成两个子细胞,接着让学生讨论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的分离情况?讨论之后在后期又出现另一种分离图,由此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源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即不同对染色体之间可能自由组合。为后面学习遗传学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学生容易掌握,但也要强调两点:“分裂”和“等数”。“分裂”即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等数”即染色体数目不再减半。至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尤其突出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的比较,使学生通过画面,清楚地看出二者的不同,即“是否含有同源染色体”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减数分裂的本质。接着,全屏展示减数分裂的全过程,目的有两个,一是总结减数分裂的实质,二是利用板书复习各分裂时期细胞的名称。

    活动环境说明:

    1.网络教室,教室有wifi支持。

    2.学生IPAD,有电子书包支持。完整的

    3.电子白板支持。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释

    建构主义,讲授式学习

     

    教学反思总结

    加强学生手动操练学习经历

     

    • 【李通德教学方案设计】

    第五章第一节 酶的作用和本质

    高中生物必修1 分子与结构

    教师:李通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必修1》 中的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的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的酶的作用和本质。本节课内容相对独立,属于新的学习内容,学习者必须通过学习了解酶的 知识。学习者在之前的学习中并没有接触过与酶相关的知识。但是并不代表和其他章节的内容没有联系。本节课的教学必须以学生接受新知识为起点,承接以往的学 习内容,抓住学生接受新知的特点,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图进行教学。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细胞内部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都离不开它,所以引导学生掌握酶的 概念和本质,理解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另外,这部分内容与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联系,例如,选修1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生物净化原理和方法等,都是以“酶与代谢”的相关内容为基础的。只有真正理解了酶的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后续章节“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中涉及的一系列酶促反应,也才能为选修部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者分析】

    学习目的性强:高中生的理想、信念、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对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有了自己的认识,再加上高中生面临着毕业后的大学或就业的选择,因此,高中生表现出明确的目的性。

    思维的独立性强:高中生在思维活动上有了明显的进步,逻辑思维能力大大加强。能成功地认识和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也越来越少。

    学习的自觉性高:从高中生脑的机能上来讲,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走向平衡,再加上学习目的、动机的明确,意志品质的发展,使高中生的学习自觉性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能比较主动的为实现自己的学习目的而开展学习活动。

    本堂课的学习者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有了一些生物实验的经验。

    本堂课的学习者已经学习了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本节课的单元目标为学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而细胞的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因此本节课和上单元学习内容有关。

    【教学目标分析】

    认知学习目标:

            说出细胞代谢的概念;

            比较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异同,举例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概述酶的化学本质;

    动作技能目标:

            进行有关实验的探索,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实验。

            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教学重点】

    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难点】

    1.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讨论法   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策略】

            本课程是对酶特点的实验探究课,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理解酶的作用机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合理推导的能力。构建iPad学习环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使用iPad方便记录数据,并通过iPad分析数据、观看资料、讨论研究结果等。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标及说明

    导入

    利用问题导入新课,通过讨论生成新问题(5min)

    同学们,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是完全一样的吗?(学生面面相觑。)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不同,但却发生了许多物质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发生在细胞内的,生物学将它们称为细胞代谢。生物体内的反应和玻璃试管里的反应有什么区别?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问题进行讨论。

    生成新问题:生物体内如此大量的反应是如何在温和条件下快速地进行的?

    (部分学生提出:催化剂──酶。)

    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继而通过引发学生思考生物体内反应的特点,使学生产生新的问题,激发求知欲。

    实验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鼓励学生自主探究(5min)

    酶真能对生物体内的反应起催化作用吗?

    通过实验──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来验证。

    介绍有关H2O2的背景知识(略),提醒学生联系化学中学到的FeCl3是催化剂的知识。

    问题: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酶是否具有催化作用?

    讨论交流,提出问题:如何获得过氧化氢酶?(教师给予指导。)

    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略)。

    通过指导学生根据探究目的自行设计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适时引导,完善实验设计(5min)

    针对学生的方案提出问题:以什么指标来判断H2O2分解的快慢?

    分析讨论,形成关于检测H2O2的快慢的共识(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对变量做正确处理(3min)

    为了使实验更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说服力,实验中各支试管应如何处理呢?

    学生讨论后理出正确思路。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的变量应如何正确处理,明确对照实验的一般原则。

    实施实验(10min)

    巡回察看,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按照设计好的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实施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交流实验情况,分析实验结果(7min)

    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预期、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让学生尝试叙述本实验完整的探究过程。

    让学生登陆网站填写实验记录,并对实验记录进行分析。

    学生登陆网站,并填写实验记录。

    利用探究实验,强化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演示:水浴加热H2O2实验(10min)

    将事先一直保温加热的90 ℃的热水倒入烧杯,再把学生的1号试管放入90 ℃水浴中,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加热促进H2O2分解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活化能的概念。

    提出问题:酶能催化反应的进行,是提供了活化能的缘故吗?

    继续记录实验数据。

    记录数据、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结论:加热可以促进H2O2分解。

    教师演示,节约了许多时间,该实验可以为分析酶的作用机理打下铺垫。

    引导学生分析酶的作用机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合理推导的能力。

    总结

    教师小结(5min)

    催化剂的作用机理。

    登陆网站阅读教材“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图解”,理解酶的作用及原理。

     

    扩展阅读

    思想体验探究:酶的发现历程

    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呢?

    资料1:斯帕兰扎尼实验;

    资料2:巴斯德和李比希之争;

    资料3:毕希纳实验;

    资料4: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一种脲酶,并证明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资料5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酶,并证明这种酶是RNA

    登陆网站,查看资料,分析讨论,从科学家的实验中得到的启示,并最终给酶下定义。

    引导学生分析酶的发现史资料,促使学生积极改变学习方式。

     

    教学流程图:


    下载

    酶的作用和本质.docx

    • 【娟娟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标题: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娟娟 201211012919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章《传染病和免疫》的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本节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若教师一味灌输内容,则过于死板无趣。 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是新课标确立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学习本节内容,为使学生日后珍惜健康,关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所以采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模式,教 师结合视频PPT讲授,部分内容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学习的模式,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而且更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举例说出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列举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运用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2)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艾滋病,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奉献爱心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1)病原体的概念及种类。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

    难点:(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

    2)培养学生关注健康,正确对待传染病和关爱传染病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听过,看过或自己得过一些传染病。禽流感等流行疾病也流行过。因此本节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并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正确的对待艾滋病人。

    教学模式:

    讲授,在问题驱动下,小组合作,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H1N1流感纪实影片获英国鼠疫纪录片。

    学生:观看影片。(紧张、恐慌的场面,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教师: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竟有如此严重!能用什么办法来遏制它的传染和流行呢(提出问题)?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有关知识(导入新课)。

    2,新课讲授:

    教师:ipad上有很多疾病,你们能分出哪些是传染病,哪些不是吗?传染病可以分成哪几种类型呢?(ipad上有多种疾病的图片,点击图片对病因,症状,治疗方式等有详细的介绍,学生可以拖动图片进行分类)

    学生对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并选择传染病,对它进行分类

    教师选择一名学生的选择分类(资源支持从多张图片中选择图片,点击拖动它到自己建立的分类里)投屏,并询问其他学生意见,最后进行评价总结(传染病的概念和三种类型)。

    3,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传染病是什么了,那它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呢?下面我 们分成小组,进行学习,过三十分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内容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任选一种病例说明它的流行环节和最佳预防措施,并分 析艾滋病的流行环节和最佳预防措施,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资源里禽流感,非典等多种传染病,每个小组任选一种进行分析,但艾滋病是必需要分析的。资 源尽量与实际生活联系,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资源,还有让人震撼的视频,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

    4,学生汇报,老师反馈总结:

    5评价:

    1. 对资源的评价:网上资料齐全与否,对学习有没有帮助,对资源有何建议,喜不喜欢这样上课等。

    2.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做测试题。

    此教学设计针对于一节大课(两节45分钟的小课),适用于ipad教学环境。

    流程图(在下一页):

    • 【木乃娃教学方案设计】
    • 标签:
    • 进行
    • 教学
    • 方案
    • 图片
    • 教师
    • 传染病
    • 流行
    • 学习元
    • 学习
    • 学生
    • 预防措施
    • 整合
    • 资源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