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的化学性质》 化学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方案
-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 过程和方法:
(1)体验和学习利用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实验条件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2)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科学方法。
3. 情感态度:
(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学对象分析】
1. 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 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3. 学生能能上网查找阅读材料并进行浏览,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
【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能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并推导出进一步的知识。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 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 题,使学生学以致用,“做中学,学中会”。
-
【教学过程】
一、 课程导入
展示出图的一些金属文物的图片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文物保存完好,表面没有多大的改变,而有的文物却已变得面目全非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上一节课学过的铁的氧化。
二、探究活动一
1、打开你们电脑上的虚拟实验室软件,探究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在不同情况下的反应。
2、请大家将试验结果截图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上传到讨论区。
【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试验,可以避免发生危险,并且能够锻炼学生的操作。】
2Mg+O2==2MgO 4Al+3O2 ==2Al2O3
2Cu+O2==2CuO 3Fe+2O2==Fe3O44
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 思考:不同的金属和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2. 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如镁、铝等在 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根据上述事实, 我们可判断出这些金属的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
3.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Al>Fe,Cu>Au
四、探究活动二
1. 用砂纸打磨铝条表面,观察表面颜色变化。
2. 然后将铝条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再观察表面颜色变化。
3. 为什么铝条在打磨前后或放置前后颜色会有变化?在打磨后铝能接触到什么物质而发生反应?
4. 铝在空气中被氧化时生成Al2O3,铝为什么没有继续被氧化而一直腐蚀下去呢?【上网查找资料】
5. 讨论:使用铝制品应注意什么?【在讨论区发言】
五、探究活动三
1. 金属可以与氧气进行反应,那么金属和酸会发生什么反应呢?请打开你们的仿真实验室进行试验,并记录反应情况。
2. 思考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六、置换反应
1. PPT展示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方程式:
Mg+2HCl==MgCl2+H2↑
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2. 请大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否相同?
3. [讲解]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
-
- 标签:
- 进行
- 学习
- 学生
- 实验
- 培养
- 化学性质
- 化学
- 教学过程
- 置换
- 激发
- 反应
- 金属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