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地里的小画家-福泉一小-徐菊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17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设计
福泉市一小:徐菊
一、内容概述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儿歌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儿歌后部分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教学时可通过对课文的延伸,发散思维、拓展想象,更多的了解一些动物知识。教学本课预计用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问题,初读课文;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以及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指导背诵。
二、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并且认识2个偏旁“虫、目”。会写3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认真仔细观察的习惯,培养喜欢小动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背诵课文;
3、教学难点:通过读课文学到常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查、拼、问等自主识字的能力,初步具备了自主选择朗读方式练读,以及个性化的感情朗读的能力。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及创设的情境中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并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发表个性理解。就本地学生而言,有机会接触雪,欣赏雪景的机会不是很多,但是依然阻止不了学生对雪的热爱。
四、教学策略
多种形式有效地对生字词进行巩固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理解文章内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美丽的雪景图,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将学生引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雪的世界。小动物朋友的出现又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们参与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师用的资源
(1)小鸡、小鸭、小狗、小马4种动物及其脚印的图片;竹叶、枫叶、月牙、梅花的图片及雪景图
(2)课件。
2.学生用的资源:课本、阅读材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 认识11个生字,并且认识2个偏旁“虫、目”。
- 会写“几”、“用”、“鱼”3个生字。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下雪吗?下雪的时候是怎样的?(出示课件:动画下雪的情景,一边配上音乐,出示课文的雪景图,学生结合插图说话。)
2.过渡:雪后,小朋友们在雪地里玩些什么?小动物们也喜欢在雪地里玩耍。老师告诉你们,他们可不是简单的小动物呢,他们是一群雪地里的小画家。
3.板书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4.齐读课题
二、激情闯关,自主识字
1.提出要求,自读课文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争做识字小能手。
(1)小黑板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问:这些字,有谁老师还没教就认识?你是怎样认识的?(鼓励学生课后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啦 梅 用 几 成 蛙 为 参 加 洞 睡
(2)出示音节,请学生自由拼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检查读,再去音节齐读,小组记忆生字。
课件出示: lā méi yònɡ jǐ wā
下雪啦 梅花 不用 几步 青蛙
wèi cān jiā dònɡ shuìzháo
为什么 参 加 洞里 睡 着
(3)学生汇报: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识记字形,如“加一加、减一减、编儿歌、猜字谜”等,认识两个新的偏旁(板书 “睡”“蛙” )“睡”字睡觉要闭眼,左边是“目”字旁。“蛙”虫字旁,告诉人们青蛙爱吃小昆虫,右边是两个“土”。
3.游戏巩固生字
课件出示:雪花飘落的游戏,读对一个词语(去掉拼音的那些生词),落下两片雪花,看看谁能让这个冬天飘落美丽的雪花。
4.小火车开得真不错。现在我们来对这些生字宝宝口头组词。
5.指导写字(重点指导用的写法)
(1)、观察“用”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竖的位置,识记字形。 (用,yònɡ,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或者跟“月”字比较识记,半包围结构,外面同字框,里面是横、横、竖。一共5笔。第一笔是竖撇)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笔顺。
(3)、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和握笔的姿势)
三、拓展阅读:见阅读材料(112页的《冬天来了》、113页的《假如我是一片雪花》和114页的内容《带“目”和“虫”的字分别和什么有关?》)
四、说话、写话训练:用今天过的词语说一句或两句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4.培养学生观察习惯以及热爱动大自然的情感;指导背诵。
5.通过拓展阅读,了解其他小动物的过冬方式。
6.展开丰富的想象,雪地里还有哪些小画家,他们都画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二、创设情境,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这篇课文有几句话?从哪儿到哪儿是一句?(说出每一句是第几行)
2.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
如果小朋友甜甜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打开门一看,我们这里也下雪了,这时你一定会高兴地叫起来喊爸爸妈妈来看,你会怎么喊呀?”我们用什么语气喊才能表达你的喜悦?请同学们一起怀着看到雪的兴奋心情读这句话。生齐读。
3.读第1句,问:小动物们要在雪地画画,看到下雪了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它们很高兴?(从第1句两个“下雪啦”看出它们很高兴)师述:这句话最后的标点符号叫叹号,在这里是表示高兴的语气。你们自己练习读出高兴的语气。(自读几遍后指名读)
4.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二句“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1)指名读课文第二句话。
(2)指导学生拿出笔,一边听老师读,一边画出文中的小画家的名字。师朗读课文。
(3)学生找出小画家的名字,教师相机出示相应动物的图片。
(4)解疑释疑,重点理解“一群”。
A、课文中哪个词语说明来了很多小动物?(一群)
B、你们看!(师将小鸡的图片贴在黑板上)一个能叫“一群”吗?那两个呢?(师将小鸭的图片贴在小鸡的旁边)。那赶紧让小狗和小马都过来吧!(师将小动物们都贴在一起)这样才叫“一群”。(师出示“一群小画家”的卡片,生齐读)记住了,只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我们才能称他们是“一群”。
C、拓展词汇,丰富语言积累。生活中我们还能说一群什么?
(5)齐读第1、2句。(同时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5.学习课文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3.读第3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
(1)谁在雪地上画画?(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画)(自己练说)
(2)它们都画了什么?(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板书:小鸡 竹叶
小狗 梅花
小鸭 枫叶
小马 月牙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形状,说出它们形状上的特点,说说它们的名称。看书上插图与图片比较,说说小画家们画得像不像。(3)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呢?
A、(出示小鸡的脚印和竹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B、小鸡的脚印像什么?(竹叶)
句式训练:因为小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说小鸡画竹叶。
C、教师依次出示“小狗的脚印”和“梅花”,“小鸭的脚印”和“枫叶”,“小马的脚印”和“月牙”的图片。让学生仿照例子用“因为……像……,所以说……”的格式练习说话。(强调说一句完整的话)
D、巩固练习,教师出示“填一填、连一连”。(学生自主合作完成练习)
6.学习课文第四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1)指导学生找出文中小画家作画的相关语句。
(2)原来这些画就是小动物们用脚踩出来的小脚印。
(3)激发想象,拓展思维。引导学生说出想对小画家说的话。
(4)指导朗读第3、4句,读出轻松、高兴、自豪的语气。
7.出示课文第五、六句“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
(1)在雪地里画画可真有趣!可是有一个小伙伴却没有来,它是谁?
(2)青蛙为什么没来,他在哪儿呢?(出示青蛙冬眠的图片)
(3)教师解疑——冬眠。一些像小青蛙这样的冷血动物到冬天来临时,为了保持自己的体温,就待在洞里不吃不喝,第二年春天才出来,这种现象就叫冬眠。
(4)指名读课文最后两句。
(5)指导朗读。嘘!(教师做一个表示小声点的动作)你们这么大声不是要把小青蛙吵醒啦!再读一读!(学生的声音变得轻轻地)
还有哪些动物也像青蛙一样也会冬眠呢?(刺猬、熊、蛇)
仿照“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说一句话。
三、指导朗读,回顾全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玩得多快乐!他们给这美丽的雪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赶紧去雪地里找他们吧!(师用多媒体出示课文及课文插图,生齐读课文。)
- 拓展阅读:见阅读材料115页《雪花》,116页《堆雪人》,
117页《冬眠的动物》,119页《乌龟过冬》,120页《动物们冬天的活动》。
五、课堂总结,说话训练
雪地里因为有了这群小画家热闹极了!知道吗?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他们走后,雪地里又来了许多小动物,他们又画下了什么呢?请大家想象一下,大胆说出你的想法。
-
-
- 标签:
- 一小
- 出示
- 雪地里的小画家
- 学生
- 小动物
- 福泉
- 青蛙
- 下雪
- 画家
- 生字
- 课文
- 小鸡
- 指导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