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木雕的少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精加略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卖木雕的少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精加略教学设计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
郭瑜、刘海霞、葛文珍
-
课文:
-
27 卖木雕的少年
在去非洲南部之前,一位朋友告诉我,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ní)亚大瀑布,还要买一两件木雕工艺品。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在大瀑布的不远处,有不少出售木雕工艺品的摊点。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láng)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
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几个坐凳上。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tuó)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gòu)思新奇,大象雕得栩(xǔ)栩如生。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我捧着象墩(dūn),仔细观赏,爱不释(shì)手。正要掏(tāo)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yù)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diān)甸的象墩子?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kěn)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lún)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hàn)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我们住的宾(bīn)馆就在瀑布附近。晚饭后,我们到宾馆外的小树林里一边散步,一边聊天。瀑布的响声清晰可辨。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坐着一位少年,晚风吹拂(fú)着他的衣襟。他听到谈话声,来到我们面前,原来是白天卖木雕的那个少年。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biāo)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震后,中国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
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tā),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mí)漫着尸体腐(fǔ)烂后散发的臭(chòu)气。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chéng)“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sōu)索着每一条缝隙(xì),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zòng)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fèi)墟(xū)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在这次救援中,有一个特殊队员——搜索犬(quǎn)“超强”,成了人们交口称赞的“救灾明星”。5月24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得到信息:有个儿童下落不明,可能仍被埋在废墟里,希望能够协(xié)助救援。虽然这个地方不属(shǔ)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负责范(fàn)围,但为了抢救孩子的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是派出部分队员前往救援。他们带着搜索犬“超强”在废墟中来回搜索。突然,“超强”冲着一条水泥板夹缝狂吠(fèi)不止,大家兴奋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救援队员在“超强”的引导下,看到了废墟中有一只隐隐活动的胳膊。经过一番紧张的援救,在废墟中挣(zhēng)扎了三天的一名男孩终于被救了出来。当地群众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不尽,搜索犬“超强”也因此在当地闻名遐迩(ěr)。
5月29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wù),载(zài)誉(yù)返回祖国。
-
教材分析
《卖木雕的少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体现了“感受国际友好的情谊,培养爱国情怀。”的主题。《卖木雕的少年》是精读课文,讲述“我”到非洲旅行,对非洲木雕爱不释手,却因木雕沉重只得放弃,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学习这篇课文,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以及情感变化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略读课文,本文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
学情分析
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与学生认知有一定距离;故事发生在非洲,是学生了解甚少的地方;所以相关背景的补充便显得尤为重要。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默读能力,有一定的分角色朗读的基础。学生已初步学会了自读自悟,教师要透过课堂让学生了解中非友谊,丰富学生知识储备,了解课文的故事背景。
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默读能力,有分角色朗读的基础。文中的内容虽然离学生实际较远,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能了解中非友谊,丰富学生知识储备,了解课文的故事背景。
-
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从而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充分对话。这两篇课文都是以情感为纽带。通过研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体验、读写结合等语文实践,推进对课文的体验与感悟。
-
教学设计精略结合点
1、主题结合:“感受国际友好情谊,培养爱国情怀。”的主题。
2、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应用:以情感为纽带。通过研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体验、读写结合等语文实践,推进对课文的体验与感悟。
-
教学总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字,积累运用“栩栩如生、游人如织、爱不释手”等四字词语。
2、能通顺流利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通过人物言行,体会人物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中非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6、精略课文对比阅读,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
-
教学重点
1、会认11个字,会写14个字,积累运用“栩栩如生,游人如织、爱不释手”等词语。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说“我们是朋友”,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4、略读课文教学重点:在读悟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地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真棒”。从而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
教学难点
1、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少年对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感。
3、对比阅读,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
-
教学资源
图片、音乐、自制课件、vclass平台、《中国援建坦赞铁路》(自主增加阅读资源)、视频-
第一课时
-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字,会写14个字,积累运用“栩栩如生”“游人如织”“爱不释手”等四字词语。
2、能通顺流利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
【教学重点】
会认11个字,会写14个字,积累运用“栩栩如生”“游人如织”“爱不释手”等四字词语
-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文章脉络。
-
【资源准备】
图片、音乐、自制课件、vclass平台、《中国援建坦赞铁路》(自主增加阅读资源)
-
【教学过程】
-
一、欣赏图片,引入新课
1、大屏幕展示大瀑布图片,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这就是非洲著名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它高120多米,宽达1800米,是世界上最宽大最壮观的瀑布。
2、介绍木雕:在非洲除了感受壮观的瀑布外,还能欣赏到古老而有名的木雕工艺品,常见的木雕有面具木雕和动物木雕。木雕又被称作是“非洲式的照片”,如果要去非洲旅行,一定要带一两件木雕作为纪念。
3、板书课题,齐读。这是一个怎样的非洲少年?在他身上会发生什么样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由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二、学习字词,指导书写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词或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刚才同学们都读得特别认真,老师要检测一下,课文中的词语你能读准吗?(同桌互读、接火车读)。
3、大屏中标注成蓝色红色的字,要求同学们不但要会读还要会写,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用最快的方法,挑战你觉得最难的字。
4、请同学们看大屏,“辨”“齿”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书写时,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5、出示词语,同桌两人互读,看看不同颜色的词语分别是描写什么的?了解第一组词描写(瀑布),第二组词描写(木雕),第三组词描写(人物)
6、这些四字词我们不仅要学会积累,还要学会去运用,快把这些四字词送到句子中去吧!出示填空,指名填。
【设计意图:通过四人小组、同桌两人合作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
三、感知内容,理清脉络
1、生字词学会了,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为后文理清课文脉络做铺垫。】
2、课文的2-4自然段是写什么?谁能像老师这样在书中找到一个关键词那就更棒了!那么课文的5-9自然段,10-15段分别又是围绕木雕写的什么呢?谁来说说?
【设计意图:给定学生自然段围绕主题进行概括,培养学生抓住课文关键词语,概括主要段落的意思。】
3、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自学3-4自然段。
自学提示:
(1)默读3-4自然段。
(2)找出描写木雕的句子。
(3)抓住描写木雕的关键词。
(4)你体会到了什么?
(5)同桌两人相互交流。
指名同学交流、汇报。
这么美轮美奂的木雕工艺品你们喜欢吗?带着你们的感情读一读。
这个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的卷鼻大耳象作者买了吗?木雕那么文中的“我”和这个卖木雕的少年到底有怎样的情感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明确目标的条件下,尝试自主学习,并用简单的批注方法找到重点词语,自主学习目的性强。】
-
四、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自主阅读1、《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2、《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电子文本,大大拓宽了阅读的层面,对教材进行了适度的超越,有效而成功地完成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阅读的积累。不仅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还在阅读中扩大识字量,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积累了文化、积累了精神,为第二课时和习作打好基础。】
-
第二课时
-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通过与《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的对比阅读,学法迁移,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的帮助和友谊。
-
【教学重点】
1、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说“我们是朋友”,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少年对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感及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的帮助和友谊。
-
【教学策略】
1、介绍中国援建坦赞铁路、中国医生为非洲人民治病等情况,帮助学生理解非洲人民为什么把中国人民看作朋友,结合课外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的帮助。
2、小组合作学习,找出重点句子,抓住关键词,以读促悟,使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7课,请大家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用上节课我们积累的词语来试着填一填。
大瀑布真是( ),这里( ),景色十分( ).摊点陈列的木雕( ),( ).我挑选的象墩(),大象雕得( ),我一看就( ).可惜最后,我不得不放弃购买象墩.这让我感到( ).傍晚,黑人少年专门在宾馆外等我,( )了我一个小象墩,使我感动极了.我们成了(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同时,巩固上节课积累的好词,同时自然引出带有朋友的两句话】
2、在课文的结尾就有这样两句话,出示两句话,全班齐读。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
3、质疑:我是游客,少年是卖木雕的,怎么会是朋友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同时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核心问题】
-
二、自主探究,交流感悟
1、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5--15自然段,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语言、行为和神情的句子,并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四人小组交流勾画的句子,谈谈读后的想法,也可以结合课外查找的资料来谈想法。
2.全班交流。
(1)“买一个吧!”此时少年心里在想( )
(2)那少年走到我的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引导:为什么少年会如此诚恳呢?请你结合上文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课件:因为少年看出我( ),因为少年还看出我 ( )所以,他走到我的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分角色朗读少年和我的对话。
(3)“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指导用猜测的语气读
朗读方法指导:同学们,我们在读人物语言时除了要揣摩人物的内心,还要关注提示语;标点藏感情;表情会说话。
(4)少年的眼睛了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质疑:少年为什么遗憾?少年是怎么想的。
过渡:作者放弃了这件精美的工艺品,我们也为他深感遗憾。可是晚饭后,一件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让我们继续来找找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
(5)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特意等我,感受到诚意)
(6)“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
比较句子: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这两个“沉甸甸”有什么不同?重点品悟“沉甸甸”,沉甸甸的只是象墩吗?还指什么?从“沉甸甸”这个词我们又感受到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句子中所表达的含义不同。
(7)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设计意图:利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用抓重点句,揣摩人物内心的方法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学习,帮助学生从少年的言行中揣摸他的内心世界,从而深入地理解了课文,进行朗读指导】
3、中非友谊资料介绍。
“我”和非洲少年只见过两次面,“我”只是一个来旅游的中国游客,和非洲远隔千山万水,却被非洲少年称为朋友,你知道为什么吗?让我们来了解一些有关中国无私援助非洲的资料,你就会明白其中的缘由了。
补充阅读: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曾大力援助非洲:
①周恩来总理曾三次赴非,访问非洲十国。
②中国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给非洲儿童治病。
③特别是帮助他们修建了著名的坦赞铁路,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对故事背景资料的补充,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的优势,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了情感。】
4、现在你们明白少年为什么把我称为朋友了吗?(指名说)
是呀!正是因为我们中国对非洲的无私援助,使非洲人对中国人充满了感激之情,把中国人当作朋友。难怪非洲少年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也会说——“我们是朋友”
师生分角色读13-15自然段!(男生读少年,女生读夫人,师读提示语)
5、就在这样一个晚风吹拂的夜晚,一位黑人少年送给我一个雕得栩栩如生的木雕,我捧着它,心中感慨万千……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轻声朗读10-15自然段.生配乐深情朗读。(《友谊地久天长》音乐起)
【设计意图:利用情感导读和悠扬、舒缓的音乐,唤起孩子们无穷的遐想.有了内心的感动,才会有动情的朗读."其言皆若出吾口,其意皆若出吾心",在不知不觉的投入中,学生的朗读才会水到渠成】
-
三、总结学法,拓展学习
(一)小结: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们抓住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和神情的句子,来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从而进行感情朗读,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运用到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去。其实,中非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还不仅仅是这些,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总结学法,精略结合,迁移学法】
(二)学习略读课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为什么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棒在哪?
3、汇报交流,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仔细体会。
【设计意图: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
四、情感渲染,升华主题
同学们,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不唯独是中非的友情,在地球这同一个世界里,我们还拥有同一个梦想那就是全世界人民都是朋友。(配乐图片,渲染语言:南非发生瘟疫时,中国人民义不容辞奔赴危险第一线;当中国发生汶川地震灾难是时,外国友人的慷慨相助;东南亚海啸时,全世界人民众志成城;金融危机时,全世界人民共克难关)由于我们真诚的友谊,我们才拥有了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主题升华】
-
五、板书设计
-
第三课时
-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中非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2、对比阅读,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言行等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
-
【教学过程】
-
一、复习课文,引入新课.
过渡: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卖木雕的少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两篇课文有一些四字词语,你们还认识吗?
2、从这两篇课文中你能感受到什么?(让我们感受到了中非人民友谊深厚)
1、现在请大家把这些词语送入课文中,再次快速地默读两篇课文,回忆一下,非洲少年和中国救援队有哪些行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课文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通过中国救援队,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从而体会各国人民团结友爱这一主题。
-
二、对比阅读,体会真情
1、四人小组讨论两篇课文中,卖木雕的少年和中国救援队队员有什么共同的愿望?作者是通过什么表达方式来勾画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的?
★《卖木雕的少年》第一次对话和第二次对话(体会少年高尚的国际友情,对中国人的友好。)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是怎样倾力相助的
(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和行为等的描写,勾画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的。)
【设计意图】通过两篇文章的对比阅读,一是加深同学们对课文主题的认识;二是通过对比让同学们对两篇课文的表达方式有个初步的认识,为下面写作做准备。
-
三、拓展阅读,深化主题
过渡:不仅仅是非洲,其实世界各地每天都在发生着许多感人的故事,请进入拓展阅读:
《白求恩》《可贵的国际互助精神》《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印尼班达亚齐》
《中国国际救援队积极救助伊朗巴姆震区灾民》
《上海举办第十五次在沪国际友人捐资助学活动》
-
四、创设情境,自主创作
1、出示新闻视频《饥饿的索马里儿童面临绝境!》。
【设计意图】借助视频给同学们视觉上的冲击,触动他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达到共情的效果,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看了这个新闻特写,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到了什么?你想为他们做些什么?(指一到两名同学先说一说)请你写一写。
温馨提示:
①先写你看了新闻特写的感受;(略)
②再写你们能为他们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帮助他们,献上你的一份爱心;(详)③如果能用上我们所学的好词好句,就更好了!
2、同学们自主完成打写。(老师巡视,相机指导)
-
板书设计: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中国国际
- 救援队
- 卖木雕的少年
- doc
- 真棒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