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雪平:三上第二单元《名人故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人教版三年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名人故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 单元导读——名人故事
第二部分 《灰雀》+《小摄影师》
第三部分《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
第四部分 单元主题阅读——名人故事
第五部分:单元主题写作——熟悉的人
单元主题:名人故事
单元概述:
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课文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这正是编者安排的巧妙: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的故事代替了冗长枯燥的说教,让学生通过这些故事去探寻名人足迹,感受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从而受到启迪。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整合优势。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突出单元主题。在阅读教学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组的导语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收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更多地了解他们”的要求,此外,在《灰雀》课后,学习伙伴的泡泡中也作了相应的提示。这些内容的安排,是为了“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所做的准备工作。
学习者特征分析:1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生字的经验和基础,这些会对本单元生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学生有较强烈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3.学生能利用认知工具、利用教学平台进行学习,能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阅读,乐于在教学平台上进行写作。
教学规划:
单元共分为五部分,总课时数为10课时。
第一部分:单元导读——1课时
第二部分:《灰雀》+《小摄影师》——3课时
第三部分:《奇怪的石头》+《我不能失信》——2课时
第四部分:主题阅读——2课时。
第五部分:主题写作——2课时
单元教学总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19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正确读写“胸脯、胶卷、躲藏、旅行、遗迹、震惊”等词语。
2.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灰雀》、《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对话。
4.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作者运用人物描写把握人物内心、品质的方法。5.在对课文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
6.继续练习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过程与方法
1.通过预习完成字词的学习。
2.通过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和人物描写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4.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5.分享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分享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资源准备:课件、平台资源
第一部分 单元导读——名人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明确单元主题和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2.了解四篇文章的内容,明确学习任务,激发阅读兴趣。
3. 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导语的学习,明确单元主题和学习任务。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浏览,借助表格整体感知课文。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动作、神态和对话来描写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感受他们的不平凡,体会名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明确单元任务,渗透学习本单元的方法。
教学资源:
本课教学采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发思考
1、提问:你都知道哪些名人?你能说说关于他们的故事吗?
2、学生回答。(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可能说不出,在此教师可以加以提示。如《蜜蜂引路》中的列宁、邓小平爷爷等)
3、谈话:我们已经读过一些名人的故事,现在再来认识几位名人。这组课文讲的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从这些小事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不平凡。
4、过渡: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单元,了解名人事迹,以及名人给人们带来的影响。请同学们打开17页。
二、研读导语 明确目标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一单元的导语,看看从单元导语中知道了什么?然后勾画出来。
根据学生交流,提炼学习方法。
是的,我们对名人或许并不熟悉,为了更好的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更多地了解名人,我们必须通过看书、看报纸、上网、看电视等途径。
2、提炼单元主题。
你能试着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这个单元的主题吗?
3、这节课我们就以“名人故事”为主题进行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读课。
三、通读整组 完成导读卡
1、出示导读卡,要求学生根据导读卡默读整单元。
单元导读卡
单元
主题
课文
题目
时代
背景
主要
人物
主要
内容
印象深刻
的句段
学习本单元
应做的准备
四、讨论交流
预设1:主要内容:四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你对哪篇课文感兴趣就可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2:主要人物及品质精神:作家给我们展示了生动的故事,那文中的主人公你注意到了吗?你比较喜欢哪个人物?能说说原因吗?
(列宁:你喜欢他吗?能说说原因吗?)
预设3:印象深刻的句段
文中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令我们喜欢、令我们敬佩。那么这几篇课文有没有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句子和段落呢?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
学生交流
同学们找到的句段基本都是这些文章的重点句段,等到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要有意识地品味、朗读和积累。
五、推荐作品,激发兴趣
我们这一单元诠释了名人精神,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再推荐一本书《中外名人故事》。(点击课件)。
六、 其他内容交流
1、本单元除了这四篇课文外,还包括哪些内容呢?(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资料袋、阅读链接、宽带网)
2、链接写作
本单元的这些内容我们重点来看一下习作,(指名读要求)老师相信在学完这四篇课文之后你们对人物描写有更深的体会和认识。(提示学生完成本次习作,课下搜集资料很重要)
七、回顾主题,思想启迪。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整读了这一单元内容。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期盼,我们赶快走进名人世界,和名人一起成长吧!
第二部分 《灰雀》+《小摄影师》
教材分析:
《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又写了小男孩心理认识过程。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二者相互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小摄影师》讲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两篇文章都是围绕“名人与孩子的故事”这一单元主题编排,不仅写了名人与孩子的故事,还写了从故事中体会到的名人的品质。这两篇课文讲的都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感受他们的不平凡。在写法上都是通过人物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根据这两个结合点,选定这两篇课文为结合课型。
教学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两篇课文。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神态、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预习完成字词的学习。
2.通过朗读课文,品析句子,加强对文段理解。
3.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4.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识记、书写本课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积累名人故事。
教学难点:
体会名人身上不平凡的品质
资源准备:
平台 课件
总课时数: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脯、婉。渣”五个生字,会写“郊、散”等十二个生字。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教学资源:
本课教学采用自制的多媒本课件、拓展阅读资料。
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利用认知工具自主探究 交流协作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师问:同学们都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是谁为蜜蜂引路? 生答:列宁 师:在名人身上处处闪耀着动人的品质与魅力,那么今天咱们就再来学习一篇关于列宁的小故事,板书:灰雀
二、齐读课题释疑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读懂课文,能用简短的话说出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以同桌为单位边读课文边画生字词并互相检查生字读音 3、以小组为单位互读课文,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班级检查
1、出示黑板生字词,对生字认读情况进行检查,正音
郊外 散步 胸脯 面包渣 或者 勇敢 可惜 低头 诚实 自言自语 欢蹦乱跳
2、分节朗读课文,仔细听读并纠错。
五、学生再读课文并释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列宁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他们什么样的品质?
六、小组内自主探究,自读自悟。
学生讨论并在课文中做出批注(圈、画、点等方法)
七、班级交流感悟,体会列宁的品质。
(一)、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灰雀可爱的词语,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列宁喜欢灰雀?
(1)三只灰雀十分可爱:从“粉红”、“深红”、“欢蹦乱跳”等词看出。
(2)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小灰雀;从“每次”、“都要”、“仰望”、“经常”等词语中看出。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中列宁与小男孩对话段落体会列宁当时心情
(1)从“找遍”、“问”、“自言自语”中体现出高尔基找不到灰雀焦急的心情。
(2)练习读出列宁说话中的语气。
教师引导:第一句表现出急切的心情;第二句表现出担心;第三句表现出惋惜;第四句表现出满怀希望。
(3)小结:列宁这些思想感情的变化,充分说明了他对灰雀的喜爱。
(三)体会小男孩的品质:
学生读中感悟:由小男孩开始惊慌地说:“不知道。”到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这一矛盾的心理变化看出小男孩是个知错就改的孩子。
(四)、默读11--13自然段,思考:
(1)男孩送回了灰雀,为什么还低着头?(他还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懊悔、内疚。)
(2)列宁为什么不明明白白地问问男孩灰雀失而复回的原因?(事情已经很明显,没有必要再问,更主要的是列宁不愿让男孩难堪,说明列宁善解人意,也说明了列宁对小男孩的喜爱。)
(3).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八、分角色朗读课文,重新体会列宁与小男孩当时的心理活动。
十、小结:
课文以灰雀为线索,记叙了它丢失又复回的经过。表现了伟大导师列宁喜爱灰雀,更爱诚实的孩子的崇高而伟大的爱。列宁这样一位伟大的革命导师,能关心、爱护身边的一只小鸟,这种行为正是我们现在倡导的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益鸟的典范。
十一、课文拓展:课下搜集关于列宁的小故事或小资料。
板书设计: 灰雀
男孩惭愧 惹人喜爱
列宁开心 诚实是做人之本
又见灰雀 列宁着急 男孩矛盾 不见灰雀 关爱 列宁爱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 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读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教学重点: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读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资源:本课教学采用自制的多媒本课件。
教学策略:提出问题 理解重点词语 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揭示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灰雀》中列宁与小男孩的故事,我们从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感受了他们的不平凡,列宁对小男孩的关爱,以及小男孩的诚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人的话语像阳光雨露滋润着我们,时时激励我们,指引我们前进方向。老师平时喜欢收集名人名言,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这几句。老师想通过这些名言考一考大家。
出示格言:
1、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2、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4、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高尔基
读一读,你发现了今天的名言都是谁说的?板书:高尔基
你从他的话中知道了高尔基的什么?你们对高尔基还想多解了一些吗?
简介高尔基:出示高尔基的图片以及生平资料
对呀。要了解一个人,必须观察他的一言一行。
二、板书课题,引起阅读兴趣。
1.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高尔基故事,名字就是(板书):小摄影师
认识“摄”字,摄影师是干什么工作的呢?
2.小摄影师肯定是个(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3.学生质疑。(小摄影师是谁,为什么给高尔基摄影,怎样摄影的,摄影成功了吗?)
4.高尔基和小摄影师之间发生了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打开课本21面,开始读书前,你想对大家提出什么好的读书建议呢?
三、复习引新。
1.出示课件,认读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
(1)整体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学生认读。
(2)开火车读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
(4)范写其中难写的生字,学生书空。
(5)开火车读生字。
2.用上以上词语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高尔基是个大作家,日常工作都有秘书处理,一般是不轻易接见外人的,小男孩怎样才见到高尔基的?(扔纸团)我们打开课本,来看看课文的1—5自然段,了解当时的情景。
二、学习课文1-5段。理解起因。
1、轻声读课文1—5段。
2.边读边思考:小男孩为什么要扔纸团?高尔基让他进来了吗?
小男孩在纸上写了什么?谁能做小男孩来读一读。
亲爱的高尔基同志: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3.高尔基读完纸上的文字,知道了什么?他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几句简单的话语表明了小男孩的身份;要进来的原因;他照完相就走,不会耽误太多的时间。)
(这是个聪明的孩子。碰到困难真会想办法。)
4.纸团引起了高尔基的注意,他怎么做,怎么说呢?我们来看看写高尔基的句子.出示:
高尔基从窗口向外望去,看见人行道边上坐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架照相机。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5.面对高尔基的提问,小男孩怎么做?
⑴“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⑵谁来当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做动作,重现当时的情景。
⑶从小男孩鞠躬的动作和他的话语,你体会到什么?(男孩懂礼貌,尊敬长辈)
看到这个孩子不仅聪明,还很懂礼貌,真是可爱。于是高尔基就说什么?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6.高尔基同意了吗?高尔基工作很忙,正在读书。却同意让男孩进来照相。他为什么答应小男孩的请求,而且答应得那么爽快?你从高尔基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他很关心、爱护小朋友,尽量满足小朋友的要求。)
7.小结:通过学习描写小男孩和高尔基的动作、语言的句子,我们体会到小男孩的聪明、有礼貌;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和宽容。
8.让我们把理解和体会带进课文,再读一读这部分。
9.同学们再细心地看看,在引用人物的话,有了什么变化?
小结:我们知道了引用人物的话时,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以后我们写话时也要学会运用。
三、学习6---11段。
1.高尔基同意小男孩来照相,小男孩终于进来了,之后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6—11段。同学们一边默读一边找出描写高尔基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描写小男孩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
预设:我们先来体会描写谁的句子?
2.男孩准备给高尔基拍照,高尔基是怎么做的?从他配合小男孩拍照的过程中, 你看到的高尔基是一个怎样的人?
3.我们来读一读课文中描写高尔基的句子,再来说一说你的体会体会。
4.交流出示课件。
(1)高尔基拿了一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说明高尔基尊重小男孩,积极配合男孩的照相。
(2)高尔基听任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明他对小男孩很耐心。
(3)高尔基侧过脸,对他微笑——说明他尊重小男孩,并且态度亲切。
(4) “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说明他很关心、爱护小男孩
(5)高尔基赶紧站起来,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里有许多胶卷。”—— 他为男孩着急,想帮助孩子完成任务。关心、爱护小男孩
从这儿我们知道高尔基( 喜爱男孩,积极耐心配合 ,关心、帮助男孩)。
5.小男孩是专门来给高尔基照相的,我们看看他的水平如何?他是怎样照的?我们读读描写小男孩的句子,体会体会。
(1)终于进来了,男孩进来之后首先怎么做?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的面前了。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
“打量”是什么意思?从这个细节中你读懂了什么?你觉得男孩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见到自己敬仰的高尔基,小男孩心中十分激动,他上上下下地看着,想好好看看这位伟人,把他的样子和穿着记在心中。同时他见到高尔基,很开心)
(2)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孩子不是初次照相,很熟练地指挥照相要摆的姿势。
比较句子。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比较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很久很久”时间怎么这么长呀?
(小男孩对摄影很熟悉,,一来就知道怎样的姿势更好,想照出最满意的照片,同时他有些紧张,所以时间摆弄很久很久。)
同学们,你们也照过相吧,如果是摄影师摆弄这么久,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呀?
6.高尔基被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还侧过脸微笑着,此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联系上下文,高尔基工作很忙,门卫不让小男孩进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还是破例让小男孩进来拍照,已是特殊照顾。这时小男孩又“摆弄了很久很久”,占用了高尔基很多宝贵的时间,但是为了孩子,高尔基舍得花费时间接待他,耐心地摆着姿势,等着他拍照,足以说明高尔基关心爱护少年儿童。耐心、爱心)
7.相照好了吗?为什么?(忘带胶卷)此时男孩怎么了?(哭了)
8.课文中几次写到男孩的哭?我们来读一读。
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
从这哭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忙中出错,十分懊悔、自责;完不成班级的任务;
耽误高尔基的太多时间,对不起;准备不充分;着急而哭)
9.是啊,男孩此时心里十分难过,好不容易才见到了高尔基,实现自己的愿望,完成班上的任务,没想到一时疏忽忘了带胶卷,功亏一篑,所以他十分懊悔,感到无脸见人,哭着跑了。
10.拍照的经过真是一波三折,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注意读出你对课文人物的理解。
(自己练习----同桌你读我听---分角色读)还可以加上动作来读一读。
11.小结。通过课文中描写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动作、语言的句子,我们知道高尔基虽然工作繁忙,面对孩子出墙报的拍照任务,他却耐心积极的配合。小男孩见到高尔基心中特别高兴,努力想为心中的偶像拍出满意的照片,因为忘带胶卷,没能完成任务,他十分羞愧地离开了。
四、学习课文12-15段。
1.到了晚上,高尔基那儿又来了个摄影师,高尔基会怎么接待他呢?
我们来默读课文,找找描写高尔基的句子来体会一下。
2.学生交流,出示:
“是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从这两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工作忙不见······一定让他进来有矛盾)
4、高尔基不喜欢大记者的采访,却喜欢少先队员的采访,这是为什么?如果是你,希望相片出现在报刊上,还是喜欢出现在学校的墙板报上?
(对报社记者他是 “我很忙”所以 “不见”。说明高尔基对宣传自己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但对关心下一代的事却是十分重视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与上句相比,冷淡与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采用了对比的写法,体现了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怀与热爱。)
五、课外延伸,想象续写
同学们能透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的句子准确地体会到人物的内心,真棒!
1、同学们,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耐心地配合他拍照,可万事具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是懊悔,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得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
2、小男孩还会再来吗?请你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来谈一谈。
出示:小男孩( )再来,因为________。
用这样的句式让学生谈看法。理由是:
(1)他给高尔基照相的愿望十分强烈,所以他必然会来。
(2)高尔基那么热情地接待他,配合他,他相信自己再来,高尔基还会热情地接待他,所以他会再来。
3、发挥想象,叙述故事的发展。
①、对呀,小男孩想尽办法才得到这个机会,他的任务没完成,怎么可能放弃呢。根据课文内容,我们大胆来推想,故事会怎么发展呢,小男孩是来了还是没来呢?
②小男孩又来了,他会对高尔基说什么?高尔基又是怎么做,怎么说呢?
学生发言交流。
③梳理顺序:
同学们都认为小男孩一定会来。再次见面,高尔基热情招待,小男孩的任务完成了吗?我们来推测一下,后来的内容。
④出示
再次来访,热情招待
精心拍照,听从吩咐
告别之时,衷心感谢
照片贴出,受到夸奖
六、总结全文。
这个聪明的小男孩想了办法,得到高尔基的同意,认真准备拍照,由于忘带胶卷,任务没有完成,哭着离开。在同学们的想象中男孩又回来了,他是怎样完成任务离开的呢?同学们回家把续写的内容完成。
七、板书设计
6、小摄影师
高尔基 关怀 爱护 小男孩
崇敬 热爱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回顾两篇课文内容,感悟主题。
2.了解这两篇课文的写作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分享搜集名人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
资源准备:
拓展阅读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顾课文、谈感悟。(5分钟)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灰雀》,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小摄影师》它写的是高尔基工作繁忙,不接受任何记者来访,却特许一名少先队员进入他的办公室,为他照相的事,反映了革命前辈对少年一代的关怀与爱护。
二、探究人物写法。
1.出示高尔基和孩子的对话,先自由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a.小组内分角色读,讨论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b.分角色读高尔基和秘书的对话,学生评价——你从中听出了什么?思考:怎样通过朗读把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表现出来。
c.交流得出结论:抓住关键词句,运用温和、亲切的语气,轻柔舒缓的语调,读出高尔基对孩子的关切和爱护。
2.出示《灰雀》中“列宁自言自语的说……”“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列宁看着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a指名读,读读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引出描写人物的方法——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
3.总结学法: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细节描写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拓展阅读,启发思维。(11分钟)
过渡语:
在这两篇课文中,我们一是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二是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在我们的拓展阅读中还有几篇与这两篇很相近的文章,也一起去读读吧。
1、ppt出示:《诚实的孩子》《“神童”的秘诀》《他从雨中来》《我们心连心》)6分钟
过渡语:选编了4篇以“名人故事”为主题的文章(出示课件)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填写了《阅读记录表》。现在请大家和同桌相互交流电下,看看你们的阅读体会是不是一样的。
2.这几篇写名人故事的文章里你最喜欢哪一篇?说说从文章中你发现了什么? 5分钟
3.探究人物写法。
(1)了解人物描写的写作方法。(快速阅读,提炼出方法)
(2)学生自由读
(3)交流重点写法(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生说。)
(4)老师总结(老师帮大家总结一下)
1.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刻画人物内心;
2.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内心活动;
3.通过人物描写体现人物的优秀品质。
三、分享阅读感悟。
在拓展阅读的这四篇文章中,哪些段落或句子最打动你呢?或者说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去描写人物的?
(学生汇报)
四、自主创作
想必现在我们对人物描写有了一定的认识,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写一个熟悉的人的片段吗?你想通过这样的描写突出这个人的什么品质呢?
过渡语:该展示我们成果了,这是班级 的文章。
展示优秀同学的作品(1到2篇),作者读,师生评。
第三部分《7.奇怪的大石头》《8*我不能失信》
教材分析:
《7.奇怪的大石头》《8*我不能失信》是三年级上册第二组“名人故事知多少”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以“名人故事知多少”为主题。《7.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本文脉络清晰,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捉迷藏、向老师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资源:自制课件
第一课时:《奇怪的大石头》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严严实实、转来转去、震惊”等词语,重点指导“藏、旅”地书写。
过程与方法:
采用“要素”概括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了解童年的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在学习中培养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法与学法指导 :
师: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合作探究、创设情境法。
生:收集资料,小组讨论、交流法,质疑法,表演法
教学资源:
本课教学采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拓展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提问: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同学们想知道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但是有些问题,还需我们做进一步探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
(1)轮读词语: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 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 遗(yí)迹、奇怪、严严实实、平整、震惊
(2)质疑问难,解难。 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观看录象)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大石头写了一些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三、学习生字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3. 各自练写,评价反馈。
四、直接点题,指导朗读
1、这是什么?石头随处可见,谁会感到奇怪?是谁?(李四光)
2、李四光是什么人?叫生读句子:课件: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3、著名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课件:著名??闻名 4、请把“著名”重点读,你体会到了什么?再把重音放到“地质学家”上面,它突出了什么?
5、《弟子规》曾经说: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李四光怎么能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让我们寻找名人成功的足迹,回到他小时候的事情吧!
五、学习语言,体会词意
1、课件录音: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
2、他是怎样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请翻开书25面,自由阅读第二自然段。
3、能读好这些词吗?课件:玩捉迷藏的游戏 孤零零地立在地上 围着大石头躲闪 遮得严严实实的 转来转去 发生了兴趣
4、读好了这些词,你一定能读好这些句子。课件:蓝、紫红、绿色的句子。
5、谁来读读蓝色的句子?(评价:孤零零读得真好!ABB式的重叠词后面发生了变调,读第一声)
6、“一听到伙伴的„就„”你体会到了什么?(很聪明)能用“一„就”这个词说一句话吗? 课件:掌声
7、从哪里看出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读紫色的句子,遮得严严实实,你是怎么体会的?掌声我们来看图,用“严严实实”说话。课件:图片与说话 掌声
8、李四光不光捉迷藏聪明,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时间久了,他对大石头产生了兴趣。课件:这么大的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你读,你心里有个问号,谁的心里有个更大的问号?大家一起读,问号就更大了。
六、重点段落,巧妙朗读
1、《弟子规》说过: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李四光也是这样,问了老师和爸爸,默读3至8自然段
课件:第3至7自然段是问 ,第8自然段是问 。写文章要有详有略。(齐读)
2、李四光和老师就石头的来历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想读吗?同桌一个当李四光,一个当老师,一问一答,开始!
3、今天我想当名人的老师,我是李四光的老师。谁是李四光?你来问老师,动作快一点!
4、李四光,你小小年纪,善于思考,伶牙利齿的,把我这个老师都给问倒了。厉害,厉害!掌声送给你。
5、别走,别走,你把我问倒了,老师可不服气,我们倒过来,我是李四光,你是我的老师,大家说好不好?
6、故意 哦!是陨石啊,我知道了,谢谢老师,伙伴们!快过来,它是一块陨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呢!同学们,你们说我扮演得好吗?我这叫课件:人云亦云 以讹传讹 李四光才不是这样的呢,他打破沙锅问到底,刨根问底,追本穷源,谢谢!你下去。
7、同学们,我们来假设一下,要是小伙伴去问老师,老师说这可能是块陨石,伙伴们会相信吗?
8、别说是伙伴,就算是老师这么大年纪了,说句心里话,我去问别人,别人说这是块陨石,我也会相信不怀疑的。李四光的伟大就在这里,他不盲目相信老师的话,而是仔细在思考,他是怎样思考的?课件:句子 自由读吧。想怎样读呢?编上动作,请个同学上来,做自己编的动作读吧。掌声送给你们。
9、老师答不上来,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文章只有一句话,我们来想象李四光问爸爸的情景,同桌一个做李四光,一个是爸爸,对对话吧!谁来?老师想你们当爸爸。好不好?开始吧。
七、了解答案,体会精神
1、爸爸也说不清楚,李四光放弃了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齐读。把许多重点读。
2、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还得有丰富的知识,就像《弟子规》里所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李四光是个既力行又学文的人,他在哪里学习到了丰富的知识?(指名读)
3、冰川是什么的,我们来欣赏吧。
4、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莫非这块(指题目),谁来猜一猜?你猜的对还是错?看课文??
5、我们一起来读最后这个自然段,老师读的地方你们不读,老师不读的地方你们读,开始。
6、读是读得好,读懂了吗?我来考考你:
7、石头来历之谜终于揭开了,原来它来自遥远的秦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光流逝,沧海桑田,最后来到了李四光的家乡湖北黄冈,孤零零地立在一块草地上。很多很多年后,一群孩子围着它捉迷藏,其中有个不平凡的孩子,他就是??李四光。
8、在考察的路上,李四光发现了长江流域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一起来读。
9、有什么问题吗?
八、交流资料,拓展知识
1、是啊,这一研究成果,怎么会震惊全世界呢?请拿出
2、设计讨论题,然后汇报:你有什么感受?(外国学者认为中国不可能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亚洲不可能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中国没有古老的文明。他们根本瞧不起中国!李四光这一研究成果,为祖国取得了荣誉,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它告诉世界:中国是很棒的!中国人也是很棒的!)所以老师想在课文的最后加上一句话,读读吧,课件:鼓舞了全中国!再鼓舞一点,读。
4、李四光从英国回到祖国,有段不平常的经历。老师布置你们收集他的故事,谁来分享?
九、总结升华,交流收获
1、今天我们寻找了名人成长的足迹,知道了昔日爱提问题的小男孩已是白发苍苍、名扬四海的大地质学家。
2、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十、板书设计:
7、奇怪的大石头
勤于思考
怪 善于发问
执著求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准确认读本课生字。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内容。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资源准备:
1.课前师生各自搜集、了解关于宋庆龄的生平资料
2.本课教学采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回顾第二组课文中认识的几位名人。
一、谈话揭题
1.出示宋庆龄的图片。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所了解到的关于宋庆龄的资料。教师随机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并适当补充。
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齐读课题。
指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指名朗读阅读提示。
3. 看到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感知
1.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 宋耀如 宋庆龄
叠花篮 解释 抽空 歉意 道歉
先自己读读。全班齐读。
随机: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
3.认识了生字,朗读课文就少了许多的障碍,现在陈老师再让大家读课文,相信一定会读的很流利,试试吧!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5. 讨论交流,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填空:宋庆龄一家要去_____,可宋庆龄忽然想起_____,爸爸妈妈都____,但她坚持______。她真是个___的好孩子!指名说。(随机板书:守信用)
三、抓住重点语句,感受宋庆龄诚实可贵
1. 自读课文:你从哪些语言读出她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边读边找,作上读书记号。
2. 学生交流:(以下是学生可能交流的几个方面,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指点、引导)
(1)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①体会感叹号的作用,指导朗读 ②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她的诚实守信? ③小庆铃当时在想什么?(2)“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①妈妈建议她干什么?宋庆龄认为做可以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②她的态度怎么样?(坚决、果断)能用这样的语气来读一读吗?
(3)“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①这段话好象对于表现宋庆龄的诚实守信没多大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侧面描写)
②从哪些词语看出庆龄很想去伯伯家?(“特别高兴”和“早就盼着”)读读前两句话,读出她的高兴来!
③伯伯敬爱的鸽子漂亮吗?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作者连用两个感叹号,你体会到了什么?读读后两句话,读出庆铃对鸽子的喜爱之情!
④师:你们能用这个句式来表达一下庆铃当时的心情吗 ?
宋庆龄多么想( ),多么想( )。
小结:那么漂亮的鸽子等着庆龄去,可为了等小珍,庆龄还是决定不去了,真是信守诺言的孩子啊!
(4)“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 为何笑得那么甜?
3.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宋庆龄,你想用什么词?(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无信不立)
四、拓展升华
1. 回扣课题:如果请你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加一个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符号?为什么?
齐读课题。
2.你有过失信于他人或他人失信于你的经历吗? 3.师:读宋庆龄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4.分角色朗读课文。(机动) 5.推荐书籍:
小结:生活中的宋庆龄不光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她还有许多优秀的品质,老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课件出示)这两本书中讲述了宋庆龄很多鲜为人知的事情,同学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宋庆龄。
五、板书设计
我不能失信
一诺千金
信用
第四部分 单元主题阅读——名人故事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学会默读。
2. 通读相关文章,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选文带给的启示。
3、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学习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读相关文章,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选文带给的启示。
教学方法:点拨指导,自主读书,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紧扣议题 推荐文章
1、回顾主题
同学们,我们在第二单元学习了哪几篇课文?(《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
二、回顾单元内容,激发兴趣。
1.本单元课文回顾梳理。(ppt出示表格)
同学们,在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 和“名人故事”有关的四篇文章,你们还记得这四篇文章的内容及表达的主题思想吗?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
2.学生口头填写下面表格,完成单元内容回顾。
课文
故事
主题思想
《灰雀》
小男孩在列宁的提醒下放飞灰雀
列宁对小男孩的关爱以及小男孩的诚实
《小摄影师》
高尔基特许一名少先队员进入他的办公室为他照相的事
革命前辈对少年一代的关怀与爱护
《奇怪的大石头》
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
李四光善于动脑筋,善于发现问题
《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小时候遵守诺言的故事
赞扬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3. 指生简要介绍每篇文章的人物性格特点。
4.同学们对“名人故事”的单元主题感悟得真是令老师感动。像这类诠释优秀品质和价值的故事、名言、课内外人物还有很多。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收集到的资料。
5. 这组课文讲的都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方的小故事,从这些平凡的小故事中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平凡的人物形象。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认识几位名人。
三、给出阅读建议
1.快速浏览主题阅读材料目录。
《阿廖沙的童年》 《郑板桥画梅》 《文同观蛇悟书法》 《小才子戴大宾》
2.拓展阅读要求。
A浏览四篇文章,选其中三篇文章,边读边划出体会文章中含义较深的语句。
B请精选1篇文章,进行深度阅读,在概念图里整理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含义较深的语句,提炼文章主题思想。)
四、主题阅读,提取信息。
1.学生个性化通读,批注。老师巡查,了解情况,辅助指导。
2.深度阅读,整理信息。老师巡查,了解情况,辅助指导。
3.学生汇报交流。
4.教师相机评价。
板书:
名人故事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通过细节描写,细致地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鲜活的人物性格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生信息整理情况。
(如果没完成信息提取任务的,视情况给时间完成)
二、展示交流,深化认识。
1.把信息整理成果上传平台,全班到平台中欣赏。
2.个体展示汇报阅读收获,深化认识,师生共赏共评。
(1)学生自荐展示交流课上阅读成果
(2)交流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内容自选,可以使名言背诵,朗诵小诗等)
学生汇报时老师相机做评价、总结升华。
三、阅读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们对名人故事是不是有了更深的认识呢?
1.生谈收获。
2师总结。
师:本组文章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大家他作了长期的观察,而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体现这一些,所以品析语言、体会文章里的重点词语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活动。
第五部分:单元主题写作——熟悉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本组课文在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特点——由某件小事中中引发思考,体验平凡故事中的不平凡感受。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能力,会从生活中选择作文材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回顾单元课文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点,明确本节课如何运用写作方法进行习作。
2、欣赏精彩片段,用单元文本的写作方法进行本次习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名人故事的感悟。
教学重点:通过回顾单元课文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点,明确本节课如何运用写作方法进行习作。
教学难点:欣赏精彩作文,用单元文本的写作方法进行本次习作。
课前准备:课件、学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单元文本的基本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单元文本的写作方法进行本次习作。
教学策略:.利用平台进行习作,通过平台欣赏、自改、互改习作。 及时整理学生的精彩片段,用PPT呈现给学生,鼓励表扬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教学资源: PPT课件 多媒体教室
第一课时
一、情境创设,主题引入(1分钟)
师:同学们,最近老师们带领大家走进了第二组课文的学习,学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呢?
二、回顾课文,明确写法。(2分钟)
1、师:我们应该都熟悉了这几位名人,也从他们的身上感受到了不平凡的品质,我们也已经知道了,四篇课文在主题上都是名人优秀品质,但在写法上也有一个共同点。你们只是是什么码?
这四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共同点:由某一平凡的小事引发思考,表达名人不平凡的优秀品质。
2、师:四篇课文在写一件事时,又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去表达人物内心活动呢?
我知道了四篇课文主要用了 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把事情写生动写具体。
师:正是因为这些具体的生动的事深深的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老师发现经过这几天的学习,很多同学也有所感悟,课后搜集了很多名人故事以及名人名言。比如:……(PPT出示孩子们在上课过程中说的感悟,名人名言)
师:谢谢你们。其实,在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也有着名人般优秀的品质。
1.小组互说
小组内说说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再说自己的感受、启发。说的时候,充满感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让听你的人被你讲的故事所打动。
2.全班交流
师:看着大家说得那么投入,谁来分享你最熟悉的一个人?尽量讲清楚、讲具体了。
师:听完你们的发言,老师也想与你们分享一个熟悉的人(ppt出示《我的母亲》片段),边默读边思考作者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师:通过学习《我的母亲》片段,我们知道了怎样把一件事写生动写具体,但“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你的文章打算怎样开头,我们学了哪些方法?(师适当指导:开门见山式,名言开头,排比句,比喻句……)
师:结合“名人故事”的这个主题,运用学过的的方法写一篇文章,尽量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同时又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生独立撰写 师巡视指导)
小结: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节课就结束了,但是这节课非常有意义,因为我们从名人故事中看到熟悉人的身影,我相信,通过学习这组课文,你们会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以及他给你留下的美好印象。
板书设计:
主题:名人故事
写什么 熟悉的人
怎么写 1、先写事(现象),后写感悟
2、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
3.最后师生共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作文讲评
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可选以下几类典型,作为学生评议内容及方向。
a、同一事物,不同观察、描写角度的对比。
b.同一内容描写,粗略与细致的对比。
c、优秀习作的赏析。
四、同桌探讨、相互评改
明确评改要求:
1.找出别人作品中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
2.在文章中或文章后写出自己的评改意见。
3.就文章内容和自己的评改意见与同位交流探讨。
五、找句子、学方法
1.在学过的课文中找类似的语句,并体会留心观察的重要性。
2.拿出自己写过的类似的句子,供大家品评。
六、借鉴意见、修改习作
修改要求:认真读文章,找出文章中的事例或现象,读一读, 使之具体。
1.认真思考同学们的评改意见,修改完毕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
2.借助集体的智慧认真整理自己的习作,并重新誊抄一份。
小结
1.让学生根据两节课的学习总结收获。
2、师总结:积累名人故事,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你会收获更意外的惊喜。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第二单元
- 单元
- 名人
- 三上
- 故事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