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概念
1.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概念
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问题,丰富、开放的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体系,是促进信息化应用的重要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在明确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概念之前,首先介绍一下公共服务、教育公共服务、教育资源服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
公共服务,指政府、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对公共事务的处理而产生的公共物品。政府公共服务分为维护性公共服务和社会性公共服务,教育公共服务是社会性公共服务的一部分。
教育公共服务,指在教育领域提供的公共服务,即是由法律授权的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及其他企业单位,在教育的生产和供给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履行的职能。它以满足广大公民(包 括被监护人如未成年子女等)及其组织特定的教育需求为宗旨,以教育公平为导向,对公共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为社会培养人才、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经济 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社会生产与供给过程。
教育资源服务,指集成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并通过一定的机构或平台向用户提供信息导航、检索、参考、传递和交流等服务,从而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的从浩繁的资源中获取自己所需资源的全部活动,如传统的图书馆等。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资源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服务形式通过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也越来越多样,例如,不仅可以被动检索,也可以主动推送。
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指在一定公共教育政策规范下,形成的教育公共服务政策、供给、监管评价等系统的综合体。
综上,我们认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指教育资源领域提供的公共服务,即是由法律授权的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及其他企业单位,在教育资源的生产和供给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履行的职能。
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是职责和职能的总称,指利用系统的思想统筹安排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中的各种要素,已优化教育资源的普及和共享。
2.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组成要素
依据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结构(如下图),我们认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也应包括教育资源的生产、管理、组织、平台建设、教育资源利用、服务、保障和评价八个方面的内容。
图1 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结构
-
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不同区域均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探索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从2011年8月召开的 “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座谈会”得知,广东已初步建立起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格局,基本建成省级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重庆市搭建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并已实现40多个区县的中小学接入平台;上海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体系,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享。此外还有,诸如:江苏省徐州市通过打造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网络资源共建共享;佛山市南海区建成了以“南海教育信息网”和“朝阳在线”为核心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系统等。这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构建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学校—社区—家庭互动的数字化社区,实现了教育信息公众化服务。但是,目前各省市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还是集中在公共服务平台本身上,如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浙江、石家庄、广州、徐州、宿迁等地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1.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杜占元副部长指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提供资源上传下载服务的基础上,强调以学习空间为核心的资源推送,把不同用户所需要的适当资源送入不同的个人空间,以教师的教学空间应用带动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应用,在“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基础上,促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开通和不断完善将构建起我国“以公共服务平台为引导,以学校应用为主体,以社会各方共建共享为支撑”的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新体系,让优质资源和创新应用惠及人人。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教育教学提供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校和网络协作教研四个类型的10种服务应用模式。
专递课堂:同步课堂、推送资源、探究性学习;
名师课堂:名师讲堂、“名师”导学;
名校网校:网校选课、网校辅学;
网络协作教: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名师工作室。
2.广东省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广东省初步建成了以“广东省基础教育网”、“广东省名师网络课堂”、“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联盟网”等为主体的省级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各 地特色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成效明显,绝大多数地市建成了市级教育信息资源中心(资源库),部分县(市、区)教育部门和学校还建有本地化、校本化的原创资 源、特色资源。“省以名优、精品资源为主,地方以本地化、特色化资源为主,学校以校本、原创资源为主”的资源共建共享格局基本形成。
(1)建设理念
建设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和共享平台。健全“省以名优资源和精品资源为主、地方以本地化资源和特色资源为主、学校以校本资源和原创性资源为主” 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立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评审和认证机制,加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整合,全面实现省、市、县、校四 级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和高效推送;探索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需求和应用动态监测、需求补位和激励机制,引导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良性发展;采用 云计算服务模式,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成全省一体化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模式。
(2)行动计划
建设全省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继续推进优质学科教学资源、认知工具、名优课例和数字化课程的开发和引进,完善、丰富“广东省基础教育网”、 “广东省名师网络课堂”、“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联盟网”和各级教育部门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心,形成体系完善的优质数字化学科教学资源和名师课例资源;大 力开展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评比活动,建设一批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制作基地,广泛汇聚名优资源,免费提供给农村中小学校师生共享。
3.浙江大学知识资源服务体系
浙江大学知识资源服务工程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知识资源端、知识服务平台和终端频道。知识资源端包括部门数字资源和知识资源中心,部门数字资源以多种格式、多种介质、多种标准存在着,资源的版权归各部门所有。知识服务中心基于知识资源中心的标准化资源,为师生个体、教学科研团队和组织机构分别提供个人知识服务、团队知识服务和机构知识库,具体服务则由校内外提供知识资源管理和服务的部门、公司,或者由师生个体、团队、机构自身提供。频道终端是知识资源消费者享受知识服务的重要工具,适应智慧校园和特定应用,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移动便捷的服务。
(1)知识资源中心实现标准化管理
知识资源中心是知识资源服务工程的核心,提供知识资源采集、存取、储存管理,汇聚保存知识资源,积累财富促进创新。包括建立信息组织、信息搜索、信息挖 掘、信息推送基础服务,支撑资源有效利用;建立资源管理标准,配套知识共享机制,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知识传播,提高学术声誉,确保知识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心由知识资源标准体系和逻辑资源库组成。知识资源标准体系是实现资源交互,资源一次采集多次利用的重要手段,体系内包含资源元数据标准、资源组织标准 和资源交换标准。资源元数据标准实现对每个知识资源实体的描述,表明资源及其内容的各种特性。资源组织标准实现资源间关系的描述,提供标引、元数据等关系 描述方式,为多元化知识体系建立提供支持。资源交换标准实现知识资源中心与外部资源库间的元数据交换和资源实体交换的需要,提供一系列的标准接口和标准功 能服务。资源总库是标准化知识资源的集中存放地,该库须支持多元化知识体系构建需要。
(2)知识服务中心提供个性化特色服务
知识服务中心面向全校师生提供资源内容服务以及基于资源的产品和工具服务,结合学校精英人才培养与卓越创新能力建设的需要,引入国内外先进知识资源,输入学校优质知识资源,嵌入教学融入科研,为全校师生打造一个切合需求的知识管理与共享环境,包括建立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批判性思考、协同学习和知识创建的学习环境;建立创新创业社区,提供知识管理、学科跟踪、学术评价、知识转移等服务,提高知识组织体内部执行力和知识分享度。
根据服务的受众不同,将构建三个知识服务子中心,分别是个人知识服务中心、团队知识服务中心和机构知识服务中心。基于实施上的统一考虑,将三个子中心的公共部分提取出来,建立通用服务中心。
个人知识服务中心特指面向校内外师生个体的相关服务,一般跟个人的学习和科研活动过程相关,满足个人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的需要,典型的服务包括个人知识库、按需出版、研究跟踪、课程学习和学术交流。
团队知识服务特指适合教学科研团队的一些服务,一般跟团队的管理相关,满足团队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的需要,典型的服务包括团队知识库、团队管理、学术跟踪、团队评估和科研项目管理等。
机构知识服务特指以组织机构形式存在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机构相关的知识服务,主要包括机构知识库和机构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与能力评估。
通用服务是指无论是个体还是团队、机构都需要的基本服务,一般解决跨个体跨组织的资源服务和基于资源的服务。知识服务中心除了通用服务由学校信息化领导 小组办公室统一实施,其余服务均应该由师生个体、研究团队、教学团队、教学科研机构、知识服务部门和公司根据校内外用户的需求提供。
(3)应用服务终端频道带来不同的服务体验
终端频道是师生进行知识资源利用的体验工具,也是知识服务中心所有服务的输出端。为了适应教学、科研活动的普遍和特殊需求,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和发展 趋势,兼顾师生的经济能力和使用喜好,提供多途径的终端体验服务,当前至少需要考虑智能终端、手机、电脑、大型显示屏等多种方式。
-
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与完善
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深人和政府公共性服务职能的加强,作为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内容之一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必须促进公共服务体系的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基于此,提出以下六个措施以促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一)把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
要推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观念的创新,就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教育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和责任。满足公共需求,提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是衡量政府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指标。一个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效率、水平如何,关键在政府。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重视经济指标,还要重视教育公共服务建设,重视人文指标;不仅要满足公众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要把为公众提供更有效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核心内容。
要推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观念的创新,就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要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方便人民群众的生活、改进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着眼,创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制,改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确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标准和项目。要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根本利益作为加强教育公共服务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改变以往在提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方面成本意识淡薄的做法,树立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成本意识和效率观念,强化对教育资源公共服务项目的经济核算和预算控制。树立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公平意识,注意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多样化的观念,努力为不同群体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
但是,政府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包办一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事务。英美等国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适当引入市场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发展,提高了其效率和质量。而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以来都是政府投资、管理,这种政府既是办学者又是管理者同时还是投资者的“三位一体”的角色,一方面使政府不堪重负,另一方面也没能保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二)实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制创新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创新的核心内容。
第一,根据不同教育服务项目的性质和特点,采用不同的供给模式,实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的重要举措。例如:对于那些不具备规模经济特点、进入门槛不高,而政府独立承担又有些力不从心的教育服务项目就可以向民营企业和民间组织开放。而对于那些带有地方服务性质的教育服务项目要采取“谁受益,谁负责”的策略,提高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投入积极性和投入力度。至于那些关系到社会公平、公民基本权利的教育服务项目就需要依 靠国家公共部门来保障其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第二,要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大政府对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投入。要通过教育公共服务体制的创新,实现供给方式的多样化。要根据我国目前城乡之间、不同的区域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的情况,提供不同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采取分步推进,逐步消除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 在教育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差别。
第三,要通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制的创新,不断扩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不断扩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项目的范围,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方面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二是要不断扩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不同群体的覆盖范围,满足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群的公共需求;三是要不断扩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区域的覆盖范围,实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这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够扩大服务范围,惠及更多的国民。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建设要切实体现教育服务的“公共性”,更要体现教育服务的公平原则。
(三)完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监管和评价体制
追求公平性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基本特征,而建立以中介评估为主导的多元化教育监管和评价体系,是实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公平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目前我国的教育监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事不分,管办不分。这样的监管体制极易导致监管规则的制订与执行公正性不强、监管的有效性不强、教育腐败等问题。所以,构建有效的教育服务监管体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实现教育行政部门与监管部门分离,成立独立的教育监管机构。虽然我国各级政府都有教育督导机构,但这些机构主要是针对下级部门和学校,其权力归 属不明确,对同级政府部门缺乏制约性。在我们国家整个行政监督体系中,行政监察以其监督的专门性、全面性、权威性而居于非常突出的地位,因此,建议在监察部门下设教育监察部门,这样有利于对教育行政进行有效监督,同时,在全国人大设立教育法律监察委员会,地方也设立相应机构,组建监督信息网络。
第二,完善教育监管法规。目前我国的教育监管法规还不完备,从《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现有法律文本中不难发现,有关“监管”的法律规定很少,而且在这些仅有的规定中又以原则性要求居多,缺乏翔实的实施细则和责任分工,不够系统,导致在实际的监管工作中常常出现操作难的问题。所以,完善教育监管法规是对教育公共服务进行有效监管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
第三,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只有将政府的专门监管和社会监督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种多线形的监督网络,才能有效地对教育行为进行监管。其中最重要 的就是发展社会性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对政府某些政策、规定、行为进行调研、评估,并通过舆论的作用,对政府行为进行评价。同时可以引入“专家小组”或“顾问团”等监督机制。因为“专家小组”或“顾问团”常常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教育决策提供建议,他们对于一项教育决策的产生、实施以及结果有着专业的认识,可以通过他们对决策者和决策过程进行监督,从而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第四,将“听证制度”引入教育行政部门政策的制订和执行中。所谓“听证制度”是指政府组织在作出直接涉及公众或公民利益的公共决策时,听取利益关系人、社会各方及有关专家的意见以实现良好治理的一种必要的规范性程序。这一制度的功能在于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听取不同利益代表的声音,保障社会公正,规范决策机制,使决策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提高效率及理性决策。虽然,听政制度在我国的历史并不长,但鉴于它的以上优势,将它引入教育监管体系还是值得尝试的。
但是较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评价都是由政府组织进行的,这种教育评价并不利于教育公共服务公平性的实现。因为政府本身就是教育事业的承办者、学校的管理者,这样的身份使其难以客观、公正地对教育资源公共服务进行评价。因此,要实现教育评价的公平性,评价机构的中立性是关键。事实上,许多国家都已建立了独 立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评价机构,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国应当借鉴这些国际经验,积极建立以中介评估为主导的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努力实现政府行为由集权模式到宏观指导模式的转变,鼓励各学术团体、专业协会、民间组织等民间评估机构积极参与教育评价,促进独立、权威中介机构健康发展。
(四)建立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三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政府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实现形式上除了传统的直接提供外,还可以通过间接手段提供,包括:政府与社会及相关企业联合提供——政府提供、民间资助,民间提供、政府资助等等,将政府能力不足的服务领域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为公众提供所需要的教育服务。这种多元化的提供形式和内容可以更好地满足学校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教育资源需求,尤其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把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和自由选择机制引入教育信息化的公共服务领域,改变政府垄断教育信息化的局面,实现包括私人和民间团体在内的教育信息化服务供给的多样化,这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当前公共教育资源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
(五)建立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半官方机构
为了解决教育公共服务中政府的“越位”、“错位”和“缺位”等问题,建议成立半官方机构,如:教育资源建设咨询服务中心、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估中心、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学习与培训中心等。改变完善原有机构的职责和运作机制等,使这些半官方机构作为第三方机构,提供教育信息化(资源)支持服务:如调研服务、定制规划服务、咨询服务、流通服务、评估服务、教师培训服务、开发服务、版权保护服务、出版服务及各种增值服务等。
(六)实行第三方独立绩效评估,优化教育信息化建设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质量仍然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他们所组织的评估,政府既是办学者,又是管理者,同时还是投资者,扮演着“三位一体”的角色。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很容易导致绩效评估的形式化和走过场。评估是教育信息化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资源建设中的关键。在追求公平性的同时,建立以中介评估为主导的多元化教育绩效评价体系,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
拓展资源
基于生态系统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_张静然2.caj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http://n.eduyun.cn/
武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http://111.4.118.12/
石家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http://jyzy.sjy.net.cn/
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http://jxhl.fjber.com/
-
参考文献
1.黄晶晶.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D].南昌大学,2011.12.
2.何鹏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以上海实践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2.3.
3.中国信息化教育网. 广东省教育厅朱超华副厅长发表《科学规划 着力创新 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重要讲话[OL]. http://www.cie360.com.cn/html/report/3182-1.htm
4.江门市蓬江区基础教育信息网. 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OL]. http://pjedu.jmpj.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50
-
-
- 标签: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