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课程资源设计与开发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一、起源

    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技术委员会应学院的教务长Robert A Brown的要确立麻省理工学院在电子教学环境中的定位的要求,提出了“开放式课程网页”的理念。开放课程计划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2001年推动的计划,其英文原名OpenCourseWare,缩写为OCW。

    自 2001年起, 在 MIT 的 OCW 的示范与推动下, 其开放共享的理念、 运作模式被全世界诸多高校和组织机构所关注、 认同和仿效。中国、 法国、 日本、 英国、 越南等国家的大学与教育组织纷纷实施类似的开放课程, 可以说在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 育界正在形 成一场开放 课程运动( Open Cour seware Movement)。 2005 年春, 由以 MIT 为代表的、 致力于以开放课程形式实现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大学、国际研究机构和基金会组成开放教育资源共享联盟。 截至2007年 10 月, 该组织已有约 100 多个成员 , 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进行合作。

    2003 年, 中国教育部启动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 , 其中 “精品课程建设工程” 计划在 2003-2007年建设 1500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其建设理念是建设一流教师队伍、 一流教学内容、 一流教学方法、 一流教材、 一流教学管理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且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上网并免费开放。经过 4 年的建设, 目前已形成学校— — —省市— — —国家三级联动的精品课程框架。已评审出 1139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省市级精品课程已达数千门, 并且均免费向社会开放, 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效应。

    •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开放课程

    1.国内界定

     

    开放课程( OpenCourseWare,简称OCW) 指在遵守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创作共用, Creative Commons)的前提下,通过网络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总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其中至少包括课程大纲、课程日历、讲授笔记或类似内容等一套完整的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程资源。也可扩展提供作业习题、视频、考试试卷、学习指南、范例或学习工具、参考资料等其他类型的资源。

    2.国际界定

    国际开放课件联盟给它的定义是高质量的、大学层次的、免费公开的教育资源电子出版物,这些资源按课程的形式组织起来,通常包括课程计划、课程评价和主题内容。

    (二)开放课程资源

    1.国内定义

    广义的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简称OER)泛指在遵守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前提下,向社会免费开放的以教育应用为主要目的的资源总和。狭义的开放教育资源是指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提供开放的教育资源,供特定用户非商业用途的咨询、改编、应用的教育资源。开放教育资源包括学习资源、支持教师的资源和质量保证的资源三部分,开放课程是开放教育资源的一种形式。

    2.国际定义

    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办的UESCO“开放课程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影响”论坛提出了开放教育资源概念,参会人员将“开放教育资源”定义为向教育工作者、学生和自主学习者免费提供的,可以在教学、学习和研究中使用和再使用的数字化开放资料。建议“将高质量的教材与资源组织成数字教材,无偿地开放网络上资源供大众分享与学习”。

    综上所述:普遍认可的开放课程资源是指将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软件代码、教材的资源在遵守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前提下,通过网络向社会免费开放,供所有学习者使用。

    可将开放课程资源定义为:将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软件代码、教材等资源通过网络向社会免费开放,供所有学习者使用。{这个是定义吗?是否恰当?是否把握了开放课程资源的要义?——By YangXM}

    • 三、开放课程资源的特征

    (一)运营机制以大学为主体的多样化的合作倾向

    全世界各大组织开始纷纷投入到开放课程资源的建设中去,不论是教育公司还是开放大学,都是以大学教师为主体的建设队伍。

    (二)平台定位以服务远程学习者为中心

    平台的相应标准要求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需求来设计开发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的学习体验。

    (三)课程资源以视频为核心的学习内容呈现方式

    开放课程资源主要是以视频为核心的课程信息传输形式 ,在此基础上,还包括课件、导学案、习题等其他辅助资源。

    (四)教学目标以知识掌握为取向

    学习者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同一的学习目标下充分了解知识来源和知识结构抓着关键性的知识内容整体把握所学内容。学习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课程教材本身学习过程更多的转向如何理解问题情境如何界定问题如何提出问题从何处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等。

    (五)质量认证课程评价和认证的初步探索

    如何让学生在平台上学习的付出得到社会认可将是现在面临的问题,许多平台都在试图与高校合作学习者在平台上学习的课程可以转换为学校课程的学分。如果成功的话,这将成为开放课程与主流高等教育相结合的里程碑式飞跃。

    • 四、典型代表举例

    世界开放教育资源项目汇总、中外发展对比及启示:开放教育资源发展脉络与中外对比以及启示.docx

    (一)国内典型代表:

    从2003年起,教育部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程(National Essential Courses, NEC),评选出国家级精品课程3900余门,省级、校级精品课程近2万门,并通过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及各校精品课程网站向公众开放,将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普及共享,初步实现了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2011年开始,教育部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以服务高校师生并兼顾社会学习者为目标,分类型、分阶段开展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

    国家精品课程的两种形态:首先是视频公开课,其次是资源共享课

    1.视频公开课

    时间:2011年11月

    组成:由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组成

    重点:以提升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大众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为重点

    渠道:至今已有近500门课程通过“爱课程”网、网易和中国网络电视台向公众免费开放。

    意义:这些课程的共享打破了高校的围墙,将大学课堂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广大民众的视野中。

    2.资源共享课

    时间:2013年6月

    组成:以量大面广的高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组成

    重点: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以及教与学活动必需的基本资源

              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

    意义:构建了适合在校学生及社会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的网络学习环境

    下一步发展:我国开放课程建设将借鉴MOOCs的先进理念,支持“985工程”高校率先建设和推广使用中国大学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在满足学习者自由选用的同时,开展网上在线教学、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探索,促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的运用,营造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推进教学改革。

    3.国内开放教育资源的不足之处

    {要深入思考分析,还有哪些不足,可展开阐述下,结合国外的进行分析比较——BY YangXM}

    在研究了一部分国内的视频课之后,我们总结道国内网络放置的课程在以下几方面尚待改进:

    (1)课程建设机制不健全,分工不完善

    我国的主要分为学校先行建设、校级市/省级评审、教育部评审、授予荣誉称号、网上开放公示、补助经费几个部分。课程的建设只占整个精品课程建设流程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可以看出我国对课程建设的重视不够,而课程的建设阶段直接影响到课程的质量。课程的设计、制作、发布和后期维护全部都由学校的教师负责。而教师对于相关技术并不懂,这样给教师增加了太多负担,影响他们参与精品课程的积极性。许多视频一旦完成上传就不再更改,缺乏后期维护。

    (2)视频一般以课堂实录形式展示,教学方式单一

    国内老师上传的的这些国家开放课程教学录像,内容比较呆板。大多按照教学目标去陈述教学内容,缺乏新意,没有渗透自己的观点,无法打动听众。而目前浏览这些国内开放课程的对象大多是将这些课程作为自己学校教育中的—些参考资源而已,而很少有人把这些课程作为自己学习计划的—部分。

    (3)视频公开课网站与用户互动较少,教学活动少

    网络课程学习中学生与教师以及其他学习者时空分离,因此学习过程有会有孤独感,进而影响学习的兴趣,而多种形式的交流不仅可以减轻这种孤独感,更有利于学习过程中疑难问题的解答和学生知识的建构。统计表明,国家精品课程提供互动交流平台的课程比较少,平台的可用性和利用率比较差。MIT OCW 中提供了在线学习交流平台,学习者可以和助教及其他学习者互动交流,该平台承诺 75%的课程 5 分钟之内可以获得解答。另外,MIT 还有犹他州立大学合作开发了开放式学习支持系统,形成非正式学习者的社区。

     (4)网页及内容设置

    ①学科分级设置做到系统化,透明化;

    ②具体课程设置目的清晰化,明确化;

    ③课程呈现形式多样化。

    (二)国外典型代表:

    1.MITOCW

    2001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媒体免费向社会公开发布其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教育的全部课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开放课程资源运动(MIT Open Courseware,MITOCW),为全球教育资源共享做出了表率。 这一新的教育资源服务模式, 很快引起世界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与效仿,如赖斯大学、 犹他州立大学、 塔夫茨大学、 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等其他知名高校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开放课程计划。

    2.英国的Open Learn项目

    OpenLearn:英国大学联盟公开课是由英国知名的十几所大学联合创办,组建了英国公开大学,有部分课程是对注册学生开放的,当然也有一部分课程是免费对方的,并且提供在线视频资源。英国开放大学(OpenLean)项目计划始于2008年,将5400个小时的课程内容数字化并免费公开,该计划已经相当成熟,该网站就是汇集了所有的免费课程,你可以从这里筛选自己想要的免费课程,主要范围有卫生,体育和心理学、教育、历史和艺术、语言学、资金和管理学、自然与环境、科学,数学和技术、政法等。

     

    3.MOOCs

    (1)mooc简介

    2006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了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可汗学院(Khan Academy),主要目的是通过给所有人提供免费的世界级教育平台来改善教育。

    2008年MOOC这一术语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University of Prince Edward Island)的戴夫科米尔(Dave Cormier)和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院的布赖恩亚历山大(Bryan Alexander)根据网络课程的教学创新实践提出。

    2011年秋,来自世界各地的16万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SebastianThrun与PeterNorvig联合推出的一门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

    2012年,几家大型基金会与MOOC项目展开合作,极大地推动了MOOC的发展,这一年也被称为“MOOC元年”。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在全球各地成功地开办了自己的MOOC,包括MIT、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知名高校在内,掀起了一股MOOC热潮,涌现出具有“ MOOC三驾马车”之誉的Coursera、Udacity、edX三大机构。

    (2)mooc的特点

    1.采用翻转课堂等线上与线下共同学习的课程组织方式

    2.以“短视频 +交互式练习”为基本教学单元的知识点或知识体组织模式和学习模式

    3.以云计算平台为核心的技术应用,解决了课程相关资源的存储与共享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多用户多任务的线上学习及交互式练习,即时反馈。

    4.基于大数据的“对象化学习”和“个性化教学服务”(根据《大数据时代》所讲,大数据可以对学习者反复观看的那小节视频进行分析,从而辨明问题的所在是难点或者讲解不明所致,若是讲解不明,则会有针对性的修改视频课程)

    • 五、 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原则

    (一)设计原则

    1.以新理念带动课程资源设计

    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学习者"为核心理念,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以"导"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设计和开发高校精品课程。

    2.课程资源的学习目标设计

    目标设计是整个课程资源设计的基础和导航。在课程资源设计与开发中,需要重视以下几点:

    (1) 学习目标的设计以“知识点”为基础

    (2) 能够引起学生学习欲望

    (3) 能够给予“授人以渔”的问题解决的项目和活动

    (4) 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5) 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辅助,促成学生自我导向的探究学习或者自我组织的探究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

    (6) 实现学生真正有效学习等目标

    3.课程资源结构模块化设计

    课程资源结构模块化一般是按照突出能力、精简理论、模块组合、衔接合理的思路进行课程资源设计。其基本做法是:

    (1) 能力分析,这是模块式课程设计的基础,对专业课程设计进行详细的能力分析

    (2) 模块划分,模块划分以“能力”为导向,模块内容与技能、能力相对应。先是确定每一课程的知识和能力单元,确定每一技能要达到的目标 标准和要求 再根据知识技能之间的交叉关联特征,进行必要的模块组合和结构调整优化 形成专项技能与综合技能的衔接,构成合理的专业能力体系

    (3) 确定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计划,按模块组织教学。模块式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宽基础活模块,突出专业能力,实现理论与专业技能渗透,专业技能与技术应用渗透,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发展能力渗透

    4.有效的学习项目和学习问题设计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课程资源设计时,其设计的项目和问题必须是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完成项目或教学问题就是一次真实的体验,一次能力的锻炼,一次科学精神的培养。

    学习项目和学习问题要有层次性,一是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模块设计不同的项目和问题,二是针对相同的课程内容或课程模块设计层次不同的问题和或项目,使其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课程资源评价体系的设计

    与传统教学评价相比,课程资源评价设计要从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向重视评价学习过程转变,当然,学习效果评价也是很重要的,因此,从过去的总结性评价,逐步发展到包括课堂 网络 家庭参与的立体化的评价;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的教师考评方式,逐步转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管理、同伴评价、社会协商、构建集体智慧等等。

    (二)开发原则

    1.课程内容与界面设计统一、简洁

    课程结构模块化,界面设计简洁、明了,便于学生浏览和操作,提供直接动态的有效的链接等等。

    2.课程资源的开放和共享

    充足的、丰富的学习与交流资源,为各种教学形式提供强大资源支持,不仅能够为学生群体提供共享的机会,而且创建一个真实的有效的学习情景。

    3.知识的真实、丰富、关联性

    重视知识点与现实实际的联结关系,重视知识的丰富性与真实性,才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求知激情。

    4.学生参与交互,共同建构

    资源的丰富性离不开教师的建设和学生的资源构建,在课程设计中留有充足的空间供师生参与课程构建的机会。注重多项互动——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资源、教师与教学资源之间畅通交流,增强师生感情、加强学习交流、激发学习热情。

    5.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强化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不同层次的探究项目建设,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供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群体进行自我导向探究学习或者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强调学生亲身体验与感受,增强对知识的深刻认识,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6.加强教师“ 导学”

    有效的课程问题、项目、任务等一系列活动的设计,有助于带领和引导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控制学习节奏,掌握整个学习过

    程,在问题和项目的指挥棒下,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7.多元评价体系

    提供学生学习反思平台,供学生学习反思与记忆学习过程之用,提供能够及时反馈的多元评价体系,从不同角度评价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探究、乐于参与的课程资源环境。

    • 六、主流开发技术

    主要采用的技术有云计算平台存贮技术、离线开发技术、多线程访问技术、远程控制技术等

    (一)云计算平台存贮技术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网格计算、虚拟计算等前沿理论的技术实现,也是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等软件开发思想的具体表现。利用云计算平台,用户只要通过云平台提供商提供的管理系统工具,在客户端即可将自己的资源部署在服务器集群上,数据存贮在云服务器上比存贮在本地硬盘更加保险,更加易于调用和维护。部分高校利用Skyclass、eYouCT、Blackboard、Moodle等平台进行课程建设。

    (二)离线开发技术

    网络开放课程资源虽然上网使用,但开发却是在离线环境下进行的,采用B/S(服务器/客户机)模式,Web Ajax XML Java EE 等开发工具和平台,将所有资源存贮在云服务提供商( CSP) 服务器集群上,通过大型分布式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DB2以及SQL Server供用户共享数据资源并保证访问速度,数据的安全认证,软件升级,资源分配均在服务器端完成,客户端只需要安装浏览器软件,以 Web 方式调用服务器资源,节省软件资源,免去了系统维护的麻烦。高校可选择B/S或C/S模式设计软件架构,利用XML和Access数据库在ASP、JSP、PHP、JAVA等环境下进行平台开发。

    (三)多线程访问技术

    开放课程资源必须能对多个用户的并发访问快速响应,同时还有提供账号的共享机制,让若干用户通过同一账号登录系统,同时上传数据资源,维护系统信息,这些都是通过多线程访问技术实现的。当几个用户同时访问同一门课程时,系统自动为每一个用户独立建立一个线程,专门处理一个用户的访问请求,利用加锁和解锁机制,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 又可以保证各个用户的互不干涉和并发处理。

    (四)远程控制技术

    课程资源保存在远程服务器上,为了让课程负责人透明地维护课程内容,需要运用远程控制技术,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中间加入认证中心,认证中心也是一台服务器,专业识别授权用户和非授权用户,如果是系统授权的普通用户,只具备下载功能,如果是课程负责人用户, 则同时具备下载和上传功能,而非授权用户被会拒之门外,无法访问课程资源,用户登录系统不再受到机器和地理位置的约束

    • 七、开发模式

    黄荣怀教授结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和网上学习发生的条件,提出了网络课程的六大核心要素: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学习活动、技术支持、学习
    支持以及学习评价与反馈,以此为基础研制了网络课程资源开发指南,在指南中提出了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模型“三五模型”。

    “三五模型”强调以“活动”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从项目开发的角度将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分成五个阶段:规划、设计、开发、测试和发布阶段。“ 指南”中详细规划了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特定工作任务,要求网络课程开发人员按照项目管理的思想系统完成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任务。

    • 八、拓展资源

    可汗学院:https://www.khanacademy.org/

    爱课程:http://www.icourses.cn/home/

    网易公开课:http://open.163.com/

    MOOC三大平台:https://www.udacity.com/     https://www.edx.org/    https://www.coursera.org/

    清华学堂在线:http://www.xuetangx.com/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http://course.jingpinke.com/open_course

            

    • 九、参考文献

    [1]贾义敏 .国际高等教育开放课程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 :31-34+30.

    [2]What's OCW[EB/OL].http://www.ocwconsortium.org/en/aboutus/whatisocw,2012-11-18.

    [3]链结世界教育资源开放脉动拓展全新视野[EB/OL]. http://www.tocwc.org.tw/portal_g7.php?button_num =g7,2012-11-18.

    [4]王 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67-75.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EB].[2011 -10 -12]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s3843/201111/xxgk_126346.html.

    [6]侯爽.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利用开放教育资源提升本科教学质量[J].开放教育研究,2012(1):13-19.

    [7]沈丽燕,赵爱军,董榕.从精品课程到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发展看中国开放教育新阶段[J]. 现代教育技术. 2012(11)

    [8]詹泽慧,梅虎,詹涵舒,陈亚芝.中英美开放课程资源质量现状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0(1):44-53.

    [9]卞文献.开放课程资源对大学生学习观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9(10):238-240.

    [10]王星磊,乔爱玲.美国可汗学院对我国网络教育的启示[J].软件导刊,2013(5):161-163.

    [11]张振虹,刘文,韩智.从OCW课堂到MOOC学堂:学习本源的回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20-27.

    [12]霍洪田.关于高校精品课程资源设计与开发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8):16-18.

    • 资源下载
    • 资源下载
    • 资源下载
    • 资源下载
    • 资源下载
    • 资源下载
    • 资源下载
    • 资源下载
    • 标签:
    • 课程
    • 大学
    • 教师
    • 内容
    • 平台
    • 精品课程
    • 平台课程
    • 网络课程
    • 学习者课程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