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网络层概述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互联网络的协议结构-1.网络层概述
-
虚电路&数据报
一、虚电路服务
曾经的许多网络体系结构(包括 ATM、帧中继)都是虚电路网络,在网络层使用连接,这 些网络层连接被称为虚电路。
尽管虚电路技术已经不再使用,但是类似的思想在电话网络和多协议标记交换网络 (MPLS)还是有其应用,因此学习虚电路技术还是有必要的。
一条虚电路(VC)的组成如下:
①源和目的主机之间的路径(即一系列链路和路由器);
②VC 号,沿着该路径的每段链路一个号码;
③沿着该路径的每台路由器中的转发表表项。
属于一条虚电路的分组将在它的首部携带一个 VC 号。因为一条虚电路在每条链路上可能具有不同的VC号,所以每台中间路由器必须用一个新的VC号替代每个传输分组的VC号。 这个新的 VC 号从转发表中获得。
考虑图中的网络,现在假定主机 A 请求该网络在它自己与主机 B 之间创建一条虚电路。 同时假定该网络为该虚电路选择路径 A-R1-R2-B,并为这条路径上的这 3 条链路分配 VC 号 12、22 和 32。在这种情况下,当这条虚电路中的分组离开主机 A 时,该分组首部中的 VC 字段的值是 12;当它离开 R1 时该值是 22,而当它离开 R2 时该值是 32。
对于分组通过某路由器,该路由器怎样决定 VC 号的更换呢?对于虚电路网络,每台路由 器的转发表包括了 VC 号的转换。例如,R1 中的转发表可能是:
当跨越一台路由器创建一条新的虚电路时,转发表就增加一个新项。类似地,无论何时 终止一条虚电路,就删除沿着该路径每个表中的相应项。
一个分组沿着其路由在每条链路上不能保持相同的 VC 号。原因有二:
逐链路代替该号码减少了分组首部中 VC 字段的长度。
通过允许沿着该虚电路路径每条链路有一个不同的 VC 号,大大简化了虚电路的建立。特别是具有多个 VC 号,该路径上的每条链路能够选择一个 VC 号,独立于沿着该路 径的其他链路的 VC 号。如果沿着某路径的所有链路需要一个共同的 VC 号的话,路由器将 不得不交换相当大量的报文,以约定一个共同的 VC 号来用于一次连接。
在虚电路中有 3 个明显不同的阶段:
1:虚电路建立。
虚电路的所有分组要通过的一系列链路与路由器。网络层也为沿着该路径 的每条链路确定一个 VC 号。在沿着路径的每台路由器的转发表中增加一表项。在虚电路建 立期间,网络层还可以预留虚电路路径上的资源(如带宽)。
2:数据传送。一旦创建了虚电路,分组就可以开始沿该虚电路流动了。
3:虚电路拆除。当发送方(或接收方)通知网络层它想终止该虚电路时,就启动这个过程。
在网络层的虚电路建立与传输层的连接建立之间的区别:
传输层的连接建立仅涉及两个端系统。
虚电路网络中,沿两个端系统之间路径土的路由器都要参与虚电路的建立,且每台路由 器都完全知道经过它的所有虚电路。
端系统向网络发送指示虚电路启动与终止的报文,以及路由器之间传递的用于建立虚电 路(即修改路由器表中的连接状态)的报文被称为信令报文,用来交换这些报文的协议常称为 信令协议。
可靠通信应当由用户主机来保证
不需要建立网络层连接
每个分组可走不同的路径
每个分组的首部必须携带目的主机的完整地址
这种通信方式所传送的分组可能误码、丢失、重复和失序。
由于网络本身不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服务,这就使网络中的路由器可以做得比较简单,而且价格低廉(与电信网的交换机相比较)
因特网采用了这种设计思想,也就是将复杂的网络处理功能置于因特网的边缘(用户主机和其内部的运输层),而将相对简单的尽最大努力的分组交付功能置于因特网核心。
二、数据报网络
在数据报网络中,每当一个端系统要发送分组时,它就为该分组加上目的地端系统的地 址,然后将该分组推进网络中。
在数据报网络中,路由器没有虚电路的概念,当然不维护任何类似虚电路的状态信息。
分组从源向目的地传输通过一系列路由器。路由器中的每个都使用该分组的目的地址来 转发该分组。
路由器有一个将目的地址映射到链路接口的转发表,当分组到达路由器时,该路由器使 用该分组的目的地址在该转发表中查找适当的输出链路接口。然后,路由器有意识地将该分 组向该输出链路接口转发。
由于转发表使用地址块索引输出链路,因此一个目的地址可能匹配多项。当有多个匹配时,该路由器使用最长前缀匹配规则,即在该表中寻找最长的匹配项,并向与最长前缀匹配的链路接口转发该分组。
3 虚电路和数据报网络的由来
虚电路的概念来源于电话领域,它采用了真正的电路,使用 VC 号转发分组。
因特网作为一种数据报网络,是由互连计算机的需求发展而来的,使用 IP 地址转发分组。
-
-
- 标签:
- 计算机网络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