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册《古诗词三首》+《麦哨》第一课时黑龙江崇文实验学校赵玲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古诗词三首》+《麦哨》教学设计
一、概述
本课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一首词《渔歌子》。《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后两句写人。《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全诗情景交融,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学习《忆江南》认识了“词”,对“词”有了初步的理解。三首古诗词都是描写田园风光,内容浅显,生字不多,学生能够借助注释自读自悟,初步理解诗词的意思。但是,城市的学生对田园风光不了解,对体会诗词描写的意境难有深刻体会,需要老师通过画面、教学语言等媒体激发学生想象感悟。
四、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五、教学资源
PPT课件、拓展阅读资料
六、教学策略
读中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欣赏图片,激情引入:乡村,一个多么诱人的名词,那里有田园绿野、小桥流水;那里有炊烟袅袅,牧童短笛。
2、诵读诗词,激发情感: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陶醉在乡村迷人的世界里,用自己的诗心与小桥流水撞击,用情浓意切的诗笔勾勒出农村景色的优美秀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优美的诗句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③、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④、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⑤、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3、你从这些诗句中感受到什么?(乡村风光的优美,生活的优闲自在。)
4、过渡:是啊,美丽的田园风光在各位诗人的笔下都展现出不同的画卷。这节课,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欣赏乡村的美景。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5、板书课题。
6、学习《乡村四月》
(一)初读诗歌,感悟诗意。
1、自由读诗。
要求:
①、读四遍,读前两次时,把字读得字正腔圆,注意多音字与生字的读音;读后两次时,把诗读通顺,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可以摇头晃脑地读。
②、对照注释、插图,想想诗中每句话的意思。
③、小组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2、汇报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他们读得怎么样?
①、字音读准了吗?(指导读准多音字“了”与生字的读音)
②、注意到在哪里停顿了吗?
3、老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停顿。
4、 学生再读诗,读得有节奏,尽可能读出味道来。
(二)品读诗句,领悟诗情。
1、读到这儿,乡村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什么印象?(美丽、繁忙)
哪些诗句表现了乡村的美丽、繁忙?
2、学生汇报,随机点拨
A 、感受画面,体会景物的美:“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景物——山原(山陵、原野)、川(平地)、子规(杜鹃)、黄梅雨
①、“绿遍”体会到什么?(充满生机,郁郁葱葱,到处都是)
“白满川”是怎样的画面?(稻田中的水色波光粼粼,水色与天光相映照,目亮白)
“雨如烟”是怎样的雨?(淅淅沥沥,茫茫如烟的黄梅雨)才了”体会到什么?
②、展开想象,说话训练:
想象画面(课件出示画面):这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谁能用自己语言来描述一下这幅画面?
③、以读带情,感情朗读:把这种感觉带进诗中,感情朗读 你想对农民说什么?
是啊,劳动最光荣。你们想的和作者的一样,他在诗中也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赞美。带着你们的赞美读读这两句诗——“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设计意图:通过研读诗句、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来感受乡村生活的独特与自然的风光。
(三)、背诵《乡村四月》
-
-
- 标签:
- 三首
- 诗词
- 四月
- 课时
- 画面
- 八册
- 体会
- 学生
- 诗人
- 生活
- 古诗词
- 生字
- 乡村
- 第一
- 诗句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