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语文二单元教学设计_刁首凤 2 (1)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
五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备课 主备人:刁首凤 单元主题童年
单元概述
本组教材就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古诗词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牧童》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闲散与惬意的生活;《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清平乐·村居》则写了农村孩子童年的无忧无虑。《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趣的发现。《儿童诗两首》则写了当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
-
学习者特征现在的孩子生活虽优裕,但学习任务繁重,大多
孩子缺少乐趣
通过学习本组课文激发学生的童真童趣,培养孩子快乐向上、充满想象的生活状态。
认知目标
认识并积累生字词。积累优美句段。能“围绕主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描写“童年生活”在语言上和表达上的特色。
情感目标
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让学生看到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丰富情感体验,大胆想象、敢于创造,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热爱童年生活。
-
第二单元教学规划
第一部分
《故事词三首》(2课时),达成“会背三首古诗词,了解古时儿童生活”的认知目标。达成“感受古代儿童的天真无邪及生活丰富多彩”的感情目标。
第二部分
《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3课时),落实认知目标:“会认2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体会作者在描写儿童生活“选材的特点”和语言特点。围绕“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的情感目标进行“精略结合”的对比阅读“概括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
第三部分
《童年的发现》+《儿童诗两首》+“日积月累”的名言(3课时),达成“认识并积累生字词和名言”,“体会童年发现的乐趣”的认知目标。围绕“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与乐趣”的感情目标进行“精略阅读”和名言的积累。
第四部分
主题阅读+口语交际(2课时)。突出:搜集资料的认知目标、单元主题的情感目标的结合。深刻感知“单元主题”的表达方法。
主题写作(2课时)《童年趣事》
第一部分《古诗词三首》
教材分析
《牧童》中的“牧童”是放牛放羊的孩子,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也表达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舟过安仁》写诗人乘船路过任安时所见到的情景,作者对儿童在嬉闹中表现出的聪明伶俐由衷地赞赏。《清平乐·村居》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辛弃疾的词作大都慷慨激昂,而这一首词却风格独特,呈现出少有的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重点
理解诗意,感受诗境,体会诗情。
难点
理解诗意。
教学资源
课件,阅读材料。
-
总目标
知识能力: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写7个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1.读中认识生字,书写生字。
2.利用学习古诗的“四步法”学习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中感受诗中描写的诗境,感受古代儿童生活童年生活的乐趣。
-
第一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识字,拓展课文背景知识,学习古诗《牧童》和《舟过安仁》。
感受古代牧童生活的自由自在。
-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关于描写儿童的诗,你还记得吗?试着背一背。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三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请同学们朗读。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
2.交流多音字
3.指导写字
4.指导写字
学习古诗《牧童》:
解诗题明诗人:
(学生完成)(拓展读诗人简介)
2.抓字词明诗句:
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词,
集思广益联系诗句理解
3.想诗境悟诗情:
(1)小组讨论。
(2) 集体交流。
4.背诵默写:
学生合作检查
用同样方法学习《舟过安仁》。
拓展阅读。
-
第二课时目标
学习词《清平乐.村居》,感受感受古代儿童生活生活的乐趣。
-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两首古诗
二、学习《清平乐.村居》
1.回顾学习古诗的“四步法”。
2.学生运用“四步法”学习《清平乐.村居》
3.出示全词:反复朗读
4.解词题明词人:
(1)教师点拨:清平乐:词牌子。“村居”:词名。
(2)明词人(阅读拓展材料)
5.抓字词明词句:
理解上阕:
点拨:“低、吴音、媚、翁媪”
理解下阕:
点拨:“大儿、中儿、小儿、亡赖、卧剥”
6.想诗境悟诗情:
(1)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7.背诵默写
拓展阅读:47——51页
总结“三首古诗词”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挖掘主题。
教学反思
-
第二部分《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
教材分析
本文是林海音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去看一个孩子童年的侧影,其中景和情既清晰,又是那么朦胧。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写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骆驼队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鲜明的记忆,它们脖子上的铃声,则是童年中美妙的音响。就在这种淡淡的回忆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留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而萧红笔下的童年又是一番别样的趣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会认1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积累有关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
过程与方法:
1.品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品味作家的心其实是想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诉
说“我心中的童年。
3.采取小组合作的自学形式,读懂《祖父的园子》
4.学完两篇课文后:总结感悟《冬阳·童年·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在主题表达上的异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珍惜童年生活的美好,珍惜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
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留恋,学习两位作者选材、写作特点。
资源准备
课件,阅读资料。
第一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识字,拓展课文背景知识,理清《冬阳·童年·骆驼队》的框架,学习1——3自然段。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片断,阅读课后资料袋了解小说《城南旧事》。
2.读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这三个词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作者资料。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
2.检查生字
3.交流多音字
4.指导写字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在作者林海音心灵的童年中,哪些往事重临于她的心头,让她难以忘怀呢?说说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些事情?
2.交流汇报:
板书:骆驼队停在“我”家门前
“我”童年生活的四个片段
“我”写《城南旧事》的原因
三、学习(1——3)段:
1、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与全文有什么关系?骆驼队来了,英子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觉得有趣吗?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四:小结:
-
第二课时目标
(重在“主题”的挖掘和情感目标的落实)“精略结合”讲解课文,进行“主题挖掘”,激发学生热爱童年生活的情感。
-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导入
二、深度阅读 挖掘主题
1.默读课文(4——14)段思考
(1)围绕“骆驼”写了几件事?(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2)交流汇报:
板书:学骆驼咀嚼
想想驼铃作用
骆驼脱毛
问骆驼去向
(3)从这几件事中,你觉得英子的童年生活怎么样?最有趣的是什么?读给大家听。
三:学习(15——16段)
1.默读:想想英子写《城南旧事》的原因是什么?
2.交流汇报:
3.从英子写《城南旧事》这件事说明什么?表达了英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
1.内容:课文写——表达作者——之情。
2.写法:作者围绕“骆驼队”来组织材料的。在写的每
三、学习《祖父的园子》
1.出示学习目标
自由读课文,思考:
哪些情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说说“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2.自学
3.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
5.总结:两篇课文在主题内容上的异同点;在表达方法上的异同点。
(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时间,同桌互相,全班汇报)
6.阅读大书资料 52——54页
第三课时目标
(主题的深化)拓展阅读进一步深化主题,同时激发写童年生活的欲望。
写作:童年生活的片段
-
教学过程
一、回顾
1.回顾单元主题
2.回顾四篇课文内容
3.回顾写法:
二、拓展阅读:55——62页
三、写作:
抓住童年生活中的场景或者画面描写一个片段。
板书设计: 学骆驼咀嚼 童
猜测铃的用处 年
想剪掉骆驼毛 怀
猜测去处 念
教学反思
-
第三部分《童年的发现》+《儿童诗两首》+积累中"名言"
-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作者语言幽默,对自己童年的发现颇引以自豪,对因童年的发现而被老师误解有一丝的愤懑。《儿童诗两首》则是表达了儿童的幻想。
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有关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的发现是什么。
过程与方法:
1.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发现的快乐。
2.学完两篇课文后:总结感悟在主题表达上的异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重难点
读懂“童年的发现”及过程,并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学习者特征
教师引导的着眼点不要放在发现本身,而应该放在发现的过程上。也就是说,应该让学生知道“我”童年时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要让学生自主读书,充分地读书,了解作者是怎么发现的。通过读议,让学生明白。作者童年时之所以会有这个发现,跟他的敢于提问、不断探究、大胆想象是分不开的,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资源准备
课件,阅读资料
第一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识字,拓展课文背景知识,理清《童年的发现》的框架,学习1——13自然段
-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是否有过童年的发现,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请两名学生说一说)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作者的发现吧!
二、检查预习
1.词语认读
2.多音字积累
3.难字指导书写
4.课文朗读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5.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
“我”在九岁时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
“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问过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
四年后,在生物课上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发现便笑出了声。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便把“我”轰出了教室。
四、学习1——2自然段
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发散开去,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第二课时目标
“精略结合”讲解课文,进行“主题挖掘”,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奥秘的兴趣。
-
教学过程
一、回顾
回顾上节学习内容
二、学习3——13自然段
1.默读思考:“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2.交流汇报: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3.谈谈:从“我”的发现过程,你有什么感悟?
三、小组学习14——19自然段
1.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你又有什么体会?
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
3.让学生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说出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这句话。
4.从课文中,看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
四、自学《儿童诗两首》
1.有感情的朗读儿童诗
2.交流读后的感受。
3.拓展阅读66—67页
-
第三课时目标
拓展阅读进一步深化主题,同时激发大胆想象,体会发现的乐趣。写作:自己的一个小发现
教学过程
回顾1.单元主题
2.《童年的发现》《儿童诗两首》主要内容及不同表达主题的方法
重点写发现过程,突出儿童特点。
心理活动描写突出
二、拓展阅读:68——73页
交流阅读收获:选一篇文章说说作者是怎样表达主题的。
三、写写自己童年里的一个小发现,把过程写清楚。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梦中飞行——>人的进化
观察想象——>胚胎发育
生物课上——>验证发现
教学反思
-
第四部分 主题阅读+口语交际+主题写作教材分析
主题资料的阅读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主题的表达方法和内容。口语交际活动可以使学生汇通信息、积累信息、丰富体验。主题写作的训练。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主题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交流本组课文的学习收获(知识和写法),展示搜集的资料交流信息,为写作积累素材
过程方法:
通过主题阅读材料的阅读,进一步“深化主题”,落实“情感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口语交际和写作,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经历与情感。
教学重点
主题阅读 主题写作
教学难点
主题写作。
资源准备
课件 阅读材料
第一课时
主题阅读
目标
通过主题阅读材料的阅读,进一步“深化主题”。落实“情感目标”。。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主题
二、回顾本组四篇课文是如何表达“主题”的。
三、阅读“主题阅读”资料,进一步感受“主题的表达方法”获取更多的有关童年生活的信息。
第二课时
-
口语交际
目标
完成认知目标:交流本组课文的学习收获(知识和写法),说说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写作积累素材。
教学过程
一、进行口语交际
1.导入
2.朗读口语交际要求。
3.小组交流:(学习文本所的、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写作做好铺垫。
4.全班交流汇报。
5.评比。
(1)每组选出一个上台。
(2)评比谁讲得好。
(3)谈收获。
第三课时
-
主题写作
目标
通过写作描述自己童年的生活和情感。
教学过程
阅读习作提示明确写作内容和要求
题目:《童年趣事》
要求: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件或几件趣事,并表达出自己对童年的感情。
小组交流写什么
小组代表交流习作内容。
写作:
第四课时
作文讲评
目标
讲评修改习作,进步完善作品。
一、展示“有问题”的习作(视频)
可抽选几篇各具特点、代表不同学生水平的习作:例如:选择的事件不典型;语言不够有趣;开头结尾不当......边读边评议,指出毛病,给出修改方法。
二、小作者自荐优秀习作:欣赏优秀,提升水平。
三、修改习作
1.学生自主修改自己的习作。
2.互相修改
教学反思
-
-
- 标签:
- 童年
- 作者
- 阅读
- 五年
- 语文
- 学习
- 生活
- 学生
- 发现
- 主题
- 课文
- doc
- 1.
- 单元教学设计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